1元人民幣能換16盧布?俄羅斯盧布匯率大幅下跌創新低
2022-03-03 10:07:09 來源:每日商報
近期,俄羅斯盧布迅速貶值。2月28日,俄羅斯金融市場出現大幅震蕩,盧布匯率大幅下跌創歷史新低。截至昨天16:15,人民幣兌俄羅斯盧布報16.6356,下跌3.20%,此前,人民幣兌俄羅斯盧布最高達18.6570,創下歷史新高。而人民幣兌美元方面,昨天,在岸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開盤小幅下挫,報6.3131,與此同時,離岸人民幣對美元短線走低,逼近6.32關口。
盧布貶值 奢侈品電子產品遭搶購
“聽說俄羅斯盧布貶值,去搶奢侈品的很多。”代購韓小姐告訴記者,不過,要想搶到也沒那么容易。“上午奢侈品店還正常,下午全部關門調價,電子產品第二天調價。”最近去搶俄羅斯的奢侈品有多劃算?舉個例子,原本1元人民幣能換12盧布左右,沖突發生后,1元人民幣能換16盧布甚至更多,這也意味著,原本1萬盧布的商品,原本需要833元人民幣,現在只需要600元出頭。不過,商品雖然便宜,但出現了斷貨,漲價的情況。以蘋果手機為例,在俄羅斯電商平臺OZON上,256GB版本的iPhone 13 Pro Max標價30495盧布,比官方定價高了1萬多盧布,電商巨頭DNS上這款手機則處于無貨狀態。
在俄羅斯,留學生搶奢侈品也不再是新聞。“主要是便宜,搶到就是賺到,自用、送人或者賣掉,可以賺點錢。”對于在當地的生活,一位中國留學生表示,俄烏開戰總體上對生活影響不大,雖然一開始大家都在瘋狂兌換現金,但現在慢慢恢復正常了,在俄羅斯也可以用手機支付。
對于國內的消費者來說,俄羅斯進口的商品還能買到嗎?記者也登錄淘寶等平臺看了看,一些美妝、零食等商品正常上架,發貨時間處顯示可以發貨。記者也詢問了店家,得到的答復是可以正常發貨。
人民幣升值 買奢侈品的人多了
“最近美元匯率很劃算,買奢侈品價格很香。”隨著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站上6.31大關,杭州白領王小姐的代購生意也忙了起來。“奢侈品比較貴,比如一只3000美元的包包,6.8的匯率和6.3的匯率,一下子就差了1500元人民幣,6.4的匯率和6.3的匯率,也能差幾百元,一頓飯錢就賺出來了。”王小姐稱,這段時間找她代購奢侈品手表的人特別多,因為一只表最便宜也要幾萬元,靠著人民幣升值,算下來能省不少錢。
不過,對杭州的外貿企業來說,沖擊也是實實在在的。“少賺不少錢呢。”杭州某外貿企業負責人李小姐感慨。“兩年前我們結匯到過6.8,后來越來越低,現在6.3左右,你算一下,1萬美元就損失5000元人民幣。”
“今天我們前往銀行辦理結匯,賣了100萬美元貨,但拿到的結匯金額較一個月前,少了約4萬元人民幣。”李小姐公司的財務透露,別小看這4萬元人民幣,她所在的行業利潤并不高,這筆匯兌損失,意味著利潤被吞噬,“眼睜睜看著利潤變少,真是心痛。”李小姐透露,她還不算最慘的,同行業的基本都在“熬”,越來越多小微外貿企業都遭遇類似的“窘境”。比如,身邊有朋友本來打算人民幣匯率稍微回落之后再結匯,結果卻看著人民幣匯率一路飆升,“結吧,損失不少,不結吧,怕匯率繼續上升,真的是特別糾結,后來沒辦法,去結掉了,損失不少。”
人民幣走出“獨立行情”
近期,俄烏沖突持續,全球金融市場出現波動,人民幣避險功能明顯增強。
今年以來,人民幣匯率基本保持在6.3至6.4的區間內震蕩運行,而近日卻走出了一波強勁漲勢,正向6.2區間逼近。2月24日,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日內的最高值分別觸及6.3095和6.3016,逼近6.2區間,均創下自2018年4月份以來的新高。業內人士認為這源于國內經濟基本面、貿易競爭力走強,以及國際資本對人民幣認可度持續提升,進而帶來境外資金對中國資產的流入。昨天,人民幣匯率稍有回落,但依然在6.3一線。
中泰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表示,盡管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在升值,但與中國相比,美國面臨著較大通脹壓力,出口呈現大幅度的逆差。而中國通脹水平較低,出口占全球份額持續上升,人民幣的國際地位不斷提高。從這些角度分析,人民幣的優勢更為明顯。
中信期貨研究部固定收益團隊報告認為,近期受人民幣資產避險屬性被放大等因素影響,人民幣匯率創4年新高。后期俄烏局勢從預期的途徑推升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可能逐步減弱,市場焦點將轉向美歐央行貨幣政策的走向。
不過,人民幣避險功能增強,可能并不意味著人民幣將會走出單邊升值行情。預計人民幣年度走勢或將更加均衡,人民幣匯率將維持雙向波動,彈性增強。
據央視財經,中國人民銀行相關負責人近日表示,在國際金融市場大幅動蕩的情況下,穩健貨幣政策保持了人民幣幣值穩定,并有力支持了實體經濟。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根據形勢變化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靈活適度調節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引導金融機構有力擴大信貸投放,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引導信貸結構穩步優化,促進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未來我國有能力、有條件、可以有效應對外部沖擊和國內下行壓力,保持經濟平穩運行和通脹總體穩定,穩定宏觀經濟大盤,繼續成為全球經濟的亮點。(記者 潘建萍)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