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健全價格收費制度 居民生活垃圾“按量收費”要做到三點

2022-02-17 09:54:23 來源:江蘇經濟報

近日,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改委等四部委《關于加快推進城鎮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在健全價格收費制度方面,指導意見提出全面落實生活垃圾收費制度,探索居民用戶按量收費。

實際上,居民生活垃圾“按量收費”早就有了頂層制度設計。2017年,國務院下發《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實施方案》提出,要按照污染者付費原則,誰產生垃圾誰付費;2018年1月,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印發的《關于加快推進部分重點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通知》明確要求逐步建立差別化的收費制度,實現計量收費;2018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關于創新和完善促進綠色發展價格機制的意見》,明確到2020年底,全國城市要全面建立垃圾收費制度。

就眼下而言,要讓“按量收費”這項公共政策平穩落地,起碼要做到三點:首先,要制定出可行性操作辦法。不管是按容器收費,還是按重量收費,或按垃圾袋(券)收費等,都要做足功課,尤其是最為核心的環節“收費標準”,要根據當地居民收入水平,考慮經濟承受能力,充分體現公平與正義。譬如,按垃圾袋收費,不妨實行“免費配額+超額付費”,按照人均生活垃圾產生量測算每個家庭的垃圾袋用量,將其作為基準配額,配額內的垃圾袋免費發放,超出配額部分要付費購買。

其次,架構正向激勵機制,減少推行阻力。通過一定的經濟補償機制,來增加政策吸引力。類似的辦法已開始在一些地方實踐。在浙江寧波鎮海區澥浦鎮十七房村垃圾分類積分兌換點,村民拿著“綠色存折”陸續前往兌換。根據規則,凡是垃圾分類做得好或參與志愿服務的村民都能在“存折”中增加積分,累積到一定數值,可用來兌換陳醋、大米、肥皂等生活用品,還能兌換健身器械使用券、家庭醫生和健康體檢等服務。

最后,居民生活垃圾“按量征收”,要充分考慮低收入群體的承受能力。低收入群體對收費價格較為敏感,若沒有合理的制度保障措施,他們可能站到政策的對立面。各地在探索過程中,不妨制定出低收入群體免征額,超過免征額度再付費,對購買垃圾袋給予適度優惠等,來保障弱勢群體的切身利益。(吳睿鶇)

關鍵詞: 價格收費 居民生活垃圾 按量收費 頂層制度設計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