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RCEP又迎來“護航指南” 鼓勵企業用好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

2022-01-27 11:04:07 來源:北京商報

生效即將滿月的RCEP又迎來了“護航指南”。1月26日,商務部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高質量實施<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同日,商務部召開《商務部等6部門關于高質量實施RCEP的指導意見》專題新聞發布會,為地方和企業抓住RCEP發展機遇,實現更好發展提供指導。

《意見》提出要確保優惠原產地規則發揮實效,鼓勵企業用好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原產地自主聲明便利化措施。對此,商務部國際經貿關系司司長余本林在會上表示,企業要以RCEP實施為契機,進一步提升貿易和投資發展水,擴大國際合作,提升質量標準,促進產業升級,增強參與國際市場競爭力。

確保優惠原產地規則發揮實效

今年1月1日,RCEP正式生效。文萊、柬埔寨、老撾、新加坡、泰國、越南等6個東盟成員國和中國、日本、新西蘭、澳大利亞等4個非東盟成員國正式開始實施協定。協定生效距今已1個月,為更好把握RCEP帶來的機遇,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意見》提出,要利用好協定市場開放承諾和規則,推動貿易投資高質量發展。

促進貨物貿易發展仍然是首要任務。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意見》提出鼓勵企業推動擴大服裝、鞋、箱包、玩具、家具、電子產品、機械裝備、汽車零件、摩托車、化纖、農產品等優勢產品出口;擴大先進技術、重要設備、關鍵零部件、原材料等進口,支持日用消費品、醫藥、康復設備和養老護理設備等進口。

除此之外,《意見》提出確保優惠原產地規則發揮實效,進一步加強原產地規則組織實施和簽證職能管理,實施經核準出口商制度,鼓勵企業用好區域原產地累積規則,指導企業用足用好原產地自主聲明便利化措施。

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原產地累積規則是RCEP達成的最重要突破之一。根據協定,RCEP成員國企業生產過程中所使用的其他成員國原產材料,均可視為本地的原產材料,從而可以累積增加原產價值成分比例,大幅降低各成員國享受貨物零關稅的門檻。

“這能有效抵消CPTPP原產地規則約束對我國出口企業的負面沖擊,并使跨國公司在布局產業鏈安排時具有更大的靈活自主。”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海關總署關稅司副司長邸杰在會上介紹,目前《經核準出口商管理辦法》已經實施,其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明確了經核準出口商定義及條件,規范了經核準出口商申請、審核程序,并對事后監管做出了明確要求。經核準出口商可以自行出具原產地聲明,無需申領原產地證書,為企業出口提供了極大便利。

據悉,截至1月25日,我國出口企業申領原產地證書和開具原產地聲明共24695份,貨值92.5億元。認定經核準出口商107家,自主出具原產地聲明306份,貨值1.3億元。

《意見》指出,今后將高標準實施海關程序和貿易便利化規則。除特殊情況外,進出口環節監管證件統一納入“單一窗口”受理,最大限度實現通關物流環節單證無紙化,進一步督促指導各地方口岸管理部門落實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制度,做到清單之外無收費。

盡快熟悉各國關稅優惠承諾

在擴大開放之外,促進制造業升級,提升產業競爭力構成《意見》的另一大重點任務。

“作為全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協定,RCEP的總人口、GDP、出口規模均占全球總量約30%,這為我國制造業企業創造更加穩定、透明的投資環境。從機遇看,RCEP的實施可以更好地促進我國制造業融入RCEP大市場,有助于我國提升制造業競爭力,”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局局長羅俊杰表示,但與此同時,相關產業也將面臨來自RCEP的更高標準、更嚴規則和更強競爭。

“比如,在RCEP協定之下,東盟、日本、韓國等成員國也直接享受關稅減讓和原產地累積規則帶來的好處。我國部分中高端產業將受到來自日韓產品的競爭,一些優勢產業也將面臨來自東盟的貿易競爭。”羅俊杰說。

對企業而言,如何搭乘RCEP快車,提升產業競爭力成為值得思考的問題。對此,余本林建議,相關企業應盡快熟悉RCEP各國關稅優惠承諾,根據自身經營發展方向,因國施策、揚長補短。

具體而言,充分認識RCEP原產地區域累積規則的商業價值,用好RCEP原產享惠門檻更低的優勢,積極擴大中間產品生產規模,積極參與本地區產業鏈供應鏈的重構,將企業生產和服務推向價值鏈的高端。同時,培養掌握原產地規則的專業人員,熟悉證書申領、自主聲明、經核準出口商認證等各項業務,積極把握原產地累積規則機遇,將高質量實施RCEP全面納入企業的國際化經營策略。

“當前,RCEP服務貿易和投資承諾開放力度大、透明度高,企業海外投資和提供跨境服務時將獲得更強有力的保障。企業要抓住RCEP成員國開放的機遇,推動設計研發、信息、物流、電子商務、貿易融資等服務業發展,推動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融合發展,提升在價值鏈中的地位。”余本林說。

此外,余本林表示,企業要借助RCEP完善營商環境帶來的利好,增強國際合作和競爭的本領,努力探索與區域各國開展貿易投資合作,在更廣闊的國際環境中參與競爭,提升產品質量,提高企業的國際化經營能力和水,實現高質量發展。同時,提高競爭意識,妥善應對挑戰,注重科學論證和風險防控,制定更合理的國際化經營策略,將轉型升級的緊迫感轉化為精益求精的實際行動,加快技術創新,提升核心競爭力。

中西部地區加大綜合配套能力

“RCEP是一個全面、現代、高質量和互惠的自貿協定。它的生效實施,將有利于促進區域經濟增長,提升區域營商環境,穩固區域產業鏈供應鏈。”余本林表示。

對此,《意見》指出,各地應依據自身實際情況,結合自身優勢,充分發揮RCEP作用,提升貿易投資環境,促進對外貿易和招商引資,積極引進區域內資金、人才。

中國銀行研究院研究員王梅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RCEP生效后,沿海城市將繼續承擔開放前沿的角色。“由于具有較好的港口、產業基礎和較大的市場,未來沿海城市將不斷對接、拓展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合作,進一步發揮交通物流、產業鏈和市場吸引力等優勢。”王梅婷說。

對內陸城市而言,則扮演著重要的參與者和融入者角色。王梅婷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年來,成都、重慶等中西部地區正在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努力把握RCEP帶來的機遇。預計未來,主要內陸城市將加大對外開放,利用沿江通道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等交通條件,提高物流效率,加大與RCEP成員國的經貿往來。

然而,國家發展改革委經貿司副司長李超指出,對中西部地區而言,RCEP的生效實施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RCEP帶來一體化程度更高的廣闊市場,中西部地區在內陸開放、向西開放中的區位優勢更加顯著,一些優勢產品出口將進一步增加,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進一步增強;另一方面,東盟勞動力等要素成本較低,中西部地區承接產業轉移也會面臨一定競爭。

羅俊杰表示,RCEP協定將進一步降低區域內投資壁壘,加快資源整合,因此,我國中西部地區應加大綜合配套能力,積極承接產業轉移。

《意見》指出,要鼓勵中西部和東北重點地區加強承接產業轉移臺建設,積極發揮當地自由貿易試驗區、國家級新區、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加工貿易產業園等在承接產業轉移中的作用,完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臺,提升承接產業轉移能力,特別是加大加工貿易承接力度。同時,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通過北部灣國際門戶港、戰略互聯互通示范項目等重要樞紐,拓展面向RCEP成員國的經貿合作服務功能。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實記者 韋璐)

關鍵詞: RCEP 護航指南 企業 區域原產地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