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 加快推動制造強省建設
2022-01-27 08:37:51 來源:江蘇經濟報
最新數據顯示,我省累計進出口52130.6億元,同比增長17.1%,規模連續19年居全國第二位。與進出口喜人形勢相匹配的是同期出口信用保險的搶眼業績。記者從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了解到,2021年,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承保我省貿易和投資金額首次突破千億美元。其中,短期出口信用保險支持出口突破900億美元,四年跨越四個百億美元臺階;服務企業超過1.9萬家,其中支持小微企業超過1.5萬家;向企業提供保單融資增信支持超過380億元,在“十四五”開局之年實現了良好起步。
“1+2+4”重點承保,
產業鏈中推進保險創新
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形成具有更強創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安全可靠的產業鏈供應鏈,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題中應有之義,有利于提高我省產業國際競爭力,塑造我省企業參與國際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安全性和競爭力,加快推動制造強省建設,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江蘇省政府印發了《“產業強鏈”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牢記政策性就是政治性,主動對標江蘇13個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實施了“1(電子信息)+2(家電、整車工程機械)+4(生物醫藥、新能源、紡織服裝、現代農業)”重點產業鏈承保,加大對先進制造業、戰略新興產業、產業鏈龍頭企業和關鍵環節的政策性信用保險支持力度,助力打造江蘇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鏈主企業”。據統計,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在我省電子信息、家電和整車行業,全年分別承保130.9億美元、35.2億美元、21.6億美元,同比增長50.6%、32.2%、46.2%。
與此同時,針對跨境電商、外貿綜合服務、市場采購等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的蓬勃發展現狀,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還積極探索外貿新業態承保,召開跨境電商發展暨數字化風控合作研討會,主動對接跨境電商服務平臺和重點企業,實現遠洋運輸服貿“貨物+服務貿易”新模式,承保了我省首例海外倉項目,全年承保服務貿易出口1.9億美元,服務企業42家,同比增長97.3%和27.3%。
支持項目180個,
為企業“走出去”保駕護航
目前,受疫情和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影響,企業“走出去”開展國際合作所面臨的信息不對稱、風險防范能力弱等問題和挑戰不斷增多。作為專業風險管理機構,中國信保充分發揮政策性職能,為我省“走出去”企業保駕護航,全年支持“走出去”項目180個,承保金額突破50億美元。
江蘇作為全國造船大省,擁有揚子江船廠、金陵船廠、新時代造船廠等一批規模造船企業。2021年,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承保支持我省超過30艘船舶出口,特別是12月承保的揚子江船業出口加拿大Seaspan集團8艘萬箱集裝箱船中長期項目,成為全球首個“ECA+日稅租賃”船舶融資項目,為全球頭部船東訂單引入江蘇船企貢獻了信保力量。
據悉,Seaspan集團是全球排名首位的集裝箱船獨立船東及運營商。在經營模式上,Seaspan集團主要將其船舶以固定租金方式期租給全球頭部集裝箱班輪公司。其新造船訂單均背靠租約,為幫助船東解決購船資金需求,中國信保創新了“ECA+日稅租賃”船舶融資模式。該模式與傳統船舶買貸融資模式相比,包含了出口買方信貸和日稅租賃兩種模式,可以幫助船東以更低的融資成本獲得更高的融資比例,具有更強的市場吸引力。但該模式融資結構復雜、法律文本眾多,參與主體多達12家,協調推進難度巨大。為了響應客戶需求,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與總公司各部門組成聯合攻堅小組,與銀團群策群力,最終幫助船東搭建了全球首個“ECA+日稅租賃”的融資架構,以創新的思維、專業的精神,實現了項目的高效落實。
支付賠款超8億元,
搭建最后一道風險屏障
作為政策性金融機構,中國信保還積極服務實體經濟,有力發揮風險補償作用,為受損出口企業搭建最后一道風險屏障。去年以來,對廣大外經貿企業尤為關注的理賠服務,中國信保進一步細化理賠服務、提高理賠速度,全年向我省企業支付賠款超過8億元,以實際行動護航我省企業開拓國際市場。
受疫情持續影響,蘇州某客車公司國外多筆訂單也遭遇拖欠、拒付的情況,給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帶來了不利影響。中國信保江蘇分公司在做好理賠服務的同時,還充分利用遍布全球的海外渠道資源和專業追償人員優勢,通過多個渠道、多種手段幫助企業催討貨款,累計幫助該企業追回欠款105萬美金,進一步幫助企業降低了損失。據了解,2021年中國信保累計為我省企業實現賠前減損和賠后追損超過16億元,有效彌補了企業損失。(通訊員 任曉剛 江蘇經濟報記者 洪姝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