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長三角鐵路運營里程超1.3萬公里 解決跨省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

2022-01-12 15:31:21 來源:江南時報

1月11日,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交通部門主要負責人視頻會召開。記者從會上了解到,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以來,這三年,江蘇交通與各兄弟省市攜手共進,加快建設引領世界級城市群發展的高質量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交通一體化發展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效。

樞紐定位和能級進一步提升。在世界級機場群共建共享方面,長三角地區目前共有運輸機場24個,地面距離100千米覆蓋94%的縣級節點和96%的人口,以上海為核心,南京、杭州、合肥等機場為重點的長三角機場群初具規模。機場群布局不斷完善,蕪宣機場、連云港花果山機場建成運營,新建及改擴建浦東國際機場、南京祿口機場、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阜陽機場等17個機場,南通新機場、嘉興機場項目、大場機場遷建、亳州機場、蚌埠機場等5個機場前期工作穩步推進。

立體互聯的綜合交通網絡基本成型,省際聯通水平不斷提升。在建設“軌道上的長三角”方面,長三角地區鐵路運營里程超過1.3萬公里,滬寧合杭之間基本實現高頻次1小時快速通達。省際間增加滬蘇通鐵路一期、商合杭鐵路、杭黃高鐵3個高鐵接口,總接口達到12個;近三年新增高鐵約2300公里,高速鐵路里程超6500公里(占全國16%),覆蓋區域內95%以上的設區市。在提升道路互聯互通能力方面,2018年三省一市簽署了《長三角地區打通省際斷頭路合作框架協議》,協議設定目標已全部完成,17個省際斷頭路項目全部開工建設,其中建成通車7條,10條在建。省際間增加宜興至長興高速、常熟至嘉興高速2個高速公路接口,總接口數量達到29個;近三年新增高速公路約960公里,高速公路網規模達到1.6萬公里,陸域實現縣縣通,省際公路通達水平顯著提升,長三角地區69個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部取消。在協同推進省際航道方面,長三角地區高等級航道網規模超4000公里,三年來新增三級及以上航道里程359公里,初步建成以長江、京杭運河等為骨干的干線航道網絡,通江達海的水運格局初步形成。

推動運輸服務一體化,便捷高效的運輸服務品質不斷提高。目前累計開通省際毗鄰公交線路71條,其中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共23條,毗鄰地區公交網絡初顯規模,有效解決跨省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積極探索交通出行“同城待遇”,長三角區域設區市城區公交“一卡通”基本實現。社保卡加載交通出行功能,實現一卡多用,其中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內已覆蓋283萬人,覆蓋率約占81.7%,較好地起到示范作用。

鏈接新聞>>>

今年長三角推進這些重要項目

2022年是“十四五”關鍵之年,更是長三角交通運輸更高質量一體化發展的發力之年。江蘇作為長三角交通專題工作組輪值省份,將緊扣“一體化”和“高質量”兩個關鍵詞,積極打造交通運輸現代化示范區——

加速推動交通基礎設施快聯快通。推進軌道上的長三角建設,開工建設滬渝蓉沿江高鐵合肥經南京至上海段、南通經蘇州嘉興至寧波鐵路等項目。推進世界級機場群建設,建成南京祿口機場T1航站樓南指廊,合作共建南通新機場。推進世界級港口群建設,建成連云港港30萬噸級航道二期,開工建設網倉洪10萬噸級航道一期。

大力推進綜合運輸服務一體化。繼續發展省際毗鄰公交,拓展省際毗鄰公交線路覆蓋面,強化毗鄰公交運營管理,提升毗鄰公交客運出行體驗,加快建設公交系統二維碼互聯互通改造和應用發布,推動公交系統二維碼標準互認工作,力爭實現長三角地區公交“一碼通”。繼續推動社保卡加載交通功能工作,優化業務辦理流程,簡化辦卡程序,豐富交通出行“同城待遇”內涵,探索新路徑。

合力推進交通綠色安全可持續發展。推廣新能源車船、充電站、LNG加注站等綠色裝備設施,探索推動加密長三角區域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樁布局,緩解重大節假日期間新能源汽車充電難問題。

積極打造服務高效行業管理體系。深化交通運輸證照電子化及場景應用,拓展長三角“一網通辦”深度,實現道路運輸從業人員高頻服務事項“跨省通辦”,拓展重點電子證照共享互認。推動區域交通運輸信用信息平臺互聯,促進區域內信用評價標準統一,強化信用信息跨區域共享和應用,不斷推進區域一體化的信用監管聯動機制、預警機制和動態評價機制建立健全。

(江南時報全媒體記者 孫海燕)

關鍵詞: 長三角 鐵路運營 里程 運輸服務一體化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