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杭臺高鐵正式開通運營 設計時速350公里

2022-01-10 13:42:03 來源:科技日報

1月8日,杭州至紹興至臺州高速鐵路(以下簡稱杭臺高鐵)正式開通運營,全線266公里,設計時速350公里,兩地最快63分鐘可達。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鄰四明,華頂高百越”“坐看霞色曉,疑是赤城標”……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400多位著名詩人眾多絢麗詩篇,生動描繪了從杭州到臺州壯美如畫的景色。浙東這條路因此被譽為“唐詩之路”。

杭紹臺鐵路是國內首個民資控股高速鐵路項目,采用EPC(工程總承包)建設管理模式,據工程總承包方中國鐵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鐵設”)項目部經理李建威介紹,杭臺高鐵建設實現了諸多突破和創新。

全長5252.6米的椒江特大橋,如長龍臥波屹立于椒江上,橋上高鐵飛馳,橋下船只穿梭。“這是國內最大跨度的四線高速鐵路雙主桁鋼桁梁斜拉橋。橋梁主跨480米,結構為梁塔分離半漂浮體系。橋塔為H形混凝土塔,塔高為190米。”李建威說。

椒江特大橋在建設中,采用鋼梁縱向分節段制造,現場整節段拼裝架設。全橋鋼梁共41個節段,最大節段重量971.8噸。建設50號墩主塔時,建設團隊攻克了深度為143.67米、直徑2.5米的鉆孔灌注樁等數個世界級難題,填補了國內超厚覆蓋層大直徑超長鉆孔樁旋挖施工領域的空白。

國內首個臺風地區高鐵半封閉式聲屏障

全長18.2公里的東茗隧道為華東地區第一長隧,下北山1號、2號隧道為國內開挖斷面最大的山嶺四線高鐵鐵路隧道,建設期間克服了石質破碎、淺埋等不利地質條件,創新采用雙側壁導坑法施工并優化施工支護體系,確保工程安全。

在浙江省受臺風影響最嚴重的臺州地區,技術人員組織科研攻關,攻克了風荷載對結構的影響,建造了國內首例位于臺風地區350公里時速橋梁地段半封閉聲屏障。

杭臺高鐵線路穿越硅藻(巖)土地層,硅藻土孔隙大、結構松散、遇水后易分解,穩定性極差,承重性較弱,在高鐵建設上史無前例。項目人員組織科技攻關和現場試驗,總結形成了地基加固、樁基結構等科研成果,有效指導了設計和施工,同時為后續類似工程建設積累了經驗。

杭臺高鐵沿線山水秀美,鐵路建設中踐行“兩山”理念,最大限度減少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我們引入環水保信息化監控系統和污水凈化系統,基本實現了污水零排放、周邊環境監控達標,同時加強與沿線政府合作,將600多萬方渣土由地方綜合利用,變廢為寶,讓鐵路建設融入了生態大環境,提升了社會綜合效益。”李建威說。

魯迅故居、西施故里紹興,是融“中國山水”和“詩畫江南”于一體的東方名城,自古有“東南山水越為首,天下風光數會稽”的美譽,尤以山水風光、古城風貌、人文景觀為王牌特色,其中新昌有江南第一大佛新昌大佛寺,臺州天臺以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著稱。

杭臺高鐵是國家沿海鐵路快速客運通道和長三角地區城際鐵路網的組成部分,線路北接滬昆、合杭、寧杭、杭黃高鐵,南連杭深高鐵,嵊州、新昌及天臺3個縣區邁入“高鐵時代”。

關鍵詞: 杭臺高鐵 開通運營 突破 創新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