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變革正成新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內生動力
2021-12-29 15:56:33 來源:江蘇經濟報
“雙碳”目標的背后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為打好這場硬仗,2021年政策層面率先發力,《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先后公布。其中,前者是引領碳達峰、碳中和的頂層設計,后者是碳達峰階段的總體部署。在頂層設計統領和總體部署指引下,新能源行業發展機遇逐步顯現。2021年,新能源行業快速發展,逐步成為經濟重要支柱之一的態勢日漸明晰。
國家能源局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1-11月,我國新能源發電量首次突破1萬億千瓦時,達10355.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2.97%,占同期全國全社會用電量的13.8%。在新技術應用成果推動新建光伏發電、風電項目預期成本不斷下降的背景下,從2021年起,我國對新備案集中式光伏電站、工商業分布式光伏項目和新核準陸上風電項目,中央財政不再補貼,實行平價上網。
2021年新能源行業堅定甚至超前地在“危”“機”并存的環境里發力實現著發展藍圖。10月中旬以來,青海、內蒙古、甘肅、寧夏集中組織開工一批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區為主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總規模近3000萬千瓦,拉開第一批裝機容量約1億千瓦項目開工帷幕,啟動新能源發展新一輪“加速跑”。“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推進現代能源體系建設工程,推進大型清潔能源基地的建設工作。按照計劃,這些已開工大基地光伏項目將于2023年前并網投運,成為未來兩年光伏新增裝機規模的主要貢獻力量。
除“風”“光” 無限的大基地之外,屋頂光伏、整縣推進、電解水制氫等均已成為新能源行業發展的關鍵詞。在即將進入2022年之際,光伏行業已呈現出降本增效趨勢。11月30日以來,光伏行業兩大頭部硅片廠商隆基股份、中環股份接連降價,引領產業鏈長期健康發展。
業內專家認為,光伏上游硅料環節生產瓶頸有望緩解,硅料降價可推動光伏組件價格回落至合理區間。2022年硅料價格有望逐步回落,電池片環節的成本壓力可得到階段性緩解。
技術變革正成為新能源行業可持續發展的內生動力。12月8日,三峽集團宣布,全球首臺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在廣東陽江海上風電場成功并網發電。這標志著我國率先具備大容量抗臺風型漂浮式海上風電機組自主研發、制造、安裝及運營能力。專家預計,大硅片電池技術經過兩年快速發展,已成為業內主流,下一步將瞄準更高效的N型電池方向。實現25.5%的轉換效率是未來的發展目標。(宗政寶)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