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業如何用創新手段破解?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等新模式
2021-12-22 11:37:17 來源:江蘇經濟報
南京市江北新區管理委員會日前聯手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探討小微金融科技發展與實踐。小微企業融資難是個老問題,如何用創新手段破解?專家與企業家進行了探討。
小微企業為何融資難
江蘇活躍市場主體超過1200萬家,小微企業占25%。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的最新調研顯示,融資問題成為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一大因素。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江蘇省小微企業的自有資金量少,償還債務的能力不足,并且,江蘇的一部分企業屬于負債企業,導致信用難以進行正確評估,因此銀行等金融機構投放到小微企業的貸款很少。”江蘇省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黃金老說。其次,融資的渠道少,小微企業的融資方式只有銀行貸款這一種,而不能發放債券進行集資,只能依靠內部融資,而內部融資力量薄弱,依舊限制企業的發展。最后,國家行政審批的制約,雖然目前審批權限下放,但對小微企業的審查比較嚴格,審批手續煩瑣,融資難并未得到緩解。
“小微企業的產業集聚程度不高。小微企業產業同構現象比較產重、產品重復、差異化程度不高、核心企業帶動的上下游產業關聯企業不多,企業‘扎堆’現象比較嚴重。”黃金老說,解決小微企業融資難,發展金融科技是關鍵,能做好小微金融的銀行不多,能一直做好小微金融的銀行更是鳳毛麟角。小微金融比拼的是對場景的穿透能力,比拼的是對行業數據的匯集和掌控能力,比拼的是對小微企業客戶綜合服務的能力,比拼的是和產業生態深度融合的能力。
專家指出,目前江蘇小微金融科技方面也有四點不足:小微金融機構主動融合縣、鄉、鎮數據不夠好,省內小微數據風控科技公司數量不足,圍繞先進制造業集群產業缺乏成熟的產融平臺,區塊鏈、人工智能、隱私計算等先進技術應用不夠深入。
多個國家級試點工作落地江蘇
江蘇省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聶振平說,江蘇作為經濟大省、金融大省,近年來在提升金融科技水平、扶持小微金融發展方面做了諸多基礎性工作。小微企業數字征信試驗區、區域性股權市場區塊鏈建設、金融科技創新監管、資本市場金融科技創新試點等多個國家級金融科技的試點工作,均在江蘇落地。
例如,江蘇省金融辦建設的匹配小微企業貸款需求和金融機構服務的江蘇省綜合金融服務平臺自上線以來,累計解決需求32.7萬筆,總金額達1.69萬億元,服務小微企業超86萬家。江蘇省還成立了普惠金融發展風險補償基金,建立了全省信用擔保體系,在蘇州打造了全國首個小微企業數字征信實驗區,在國內率先推動“政府+銀行+保險”的保單融資模式落地,在國內率先構建了覆蓋全省農業小貸和科技小貸公司的金融科技服務平臺,建立了引導和培育優質小微企業的股權交易服務等。
江蘇省內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積極利用上述平臺資源和金融科技優勢,基于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等技術,開發上線了一批實用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微金融科技產品,覆蓋營銷獲客、風險審批、風險預警、催收的全流程,為江蘇小微金融的發展提供了科技支撐力。例如,長三角征信鏈平臺、江蘇信保的“政銀擔”平臺、江蘇銀行的“隨e融”平臺、開鑫科技面向產業鏈客戶的靈析風控系統、南京星云數字的“捕逾”智能催收系統等等。
據介紹,在金融科技與政府政策的合力下,2020年末,江蘇銀行業小微企業貸款余額4.31萬億元,占江蘇全省各類貸款余額的27.53%,占全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的10.1%。其中,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53萬億元,占全省各類貸款余額的9.77%;貸款戶數170.54萬戶,比2020年初增加44.41萬戶,占市場主體數量的比例近20%。
“依靠區塊鏈、大數據、OCR識別、電子簽約等前沿技術加持,以及核心廠商、征信、擔保等各機構分工協作,才能解決供應鏈金融存在的資金不足、確權困難、操作風險高三大痛點。開鑫科技近年來一直在努力探索用新技術、新模式,破局中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開鑫科技董事長、總經理周治翰說。星云數字CEO黃堅介紹,星云數字作為一家專注技術研發、應用、服務的金融科技公司,打造了“透鏡”智能風控平臺、“兩儀”AI算法平臺等一系列高新科技產品,并加快技術外輸,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創新手段的密碼是什么
“我認為未來再用傳統的思路來發展經濟已經過時了,‘雙碳’背景下特別要關注小微企業、中小企業的發展。”中研綠色金融研究院首席專家束蘭根說。
綠色發展如何和小微企業相結合?“我們在南京江北新區已經實踐成功了,就是中小微企業的綠色票據。鼓勵小微企業成為綠色的企業,只要是低碳型的企業,所有的銀行給這些企業開具的銀票、商票可以到銀行進行貼息,銀行再到央行申請再貼現。我們給江北新區梳理了4400多家綠色企業,有七個銀行在試點全面服務這些企業。”束蘭根說,“我們還在做企業碳風險評級管理工具的研發,剛剛完成知識產權保護及相關專利申報,現在正和南京數字金融研究院合作開發這套管理系統。這個系統研發出來后,可以對所有的企業從碳排放、碳減排、碳強度、碳效率等若干維度進行碳風險評估評級。企業通過碳減排、碳足跡與信用申請、使用掛鉤。所以,在‘雙碳’背景下如何用創新型手段發展中小微企業大有可為。”
據了解,作為全省唯一的國家級新區,江北新區正在大力推動“兩城一中心”主導產業。南京市江北新區黨工委專職副書記羅群說,“新金融中心”將圍繞集成電路、生命健康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需求,大力發展金融科技、綠色金融等新模式,為省市區域金融建設提供新動能。“未來,江北新區還將繼續堅持資本支撐、突出科技引領、強化服務效能,帶動科技創新,推動轉型發展。”(宋曉華)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