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旅游線”張吉懷鐵路開通運營 為湖南經濟發展插上電翅膀
2021-12-07 11:28:56 來源:科技日報
12月6日,被譽為“最美旅游線”的張吉懷鐵路正式開通運營,這條穿越湖南張家界、芙蓉鎮、鳳凰等知名景區的高速鐵路,在武陵山區形成一條黃金旅游走廊,結束湘西地區不通高鐵的歷史,為湖南地區經濟騰飛發展插上電的翅膀。
智能建造,實現全程可視化管理
張吉懷鐵路設計時速350km/h,面對途經3個市州7個縣市246公里的超長戰線及山路懸崖的惡劣地理環境,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采用自主研發的智能調度信息化指揮系統,與“全景實時視頻監控”相結合,施工人員坐在屏幕前,即可實現24小時、360度無死角盯控現場。以前1個人需要72小時檢查一遍現場,現在只需2個小時即可對全線的牽引供電、電力、房屋工程進度全面掌握。利用智能“安全帽”,實現現場人員與后臺管控全過程的可視化管理。
數字施工,建設“優質張吉懷”
中鐵武漢電氣化局按照“設計、施工、維護”一體化的理念,研發了全自動腕臂預配平臺、吊弦預配平臺、倉儲信息管理系統等4項智能工裝。研發的全自動腕臂預配平臺,通過數據貫通,預配平臺平均4分鐘精準預配出一套腕臂,綜合工效提高3倍;從原來6分鐘預配一組吊弦縮短至2分鐘,預配精度控制在毫米級,減少了80%以上的懸掛調整返修率,基本一次成型,全線接觸網與軌面的高度誤差控制在毫米級內。項目部成立了專業測量隊、設備安裝小組、接觸網導線架設小組、試驗小組等“黨員小分隊”7支,從源頭把控,確保全線施工標準統一、工藝美觀。
科技攻關,保護張吉懷綠色顏值
張吉懷鐵路沿線風光秀麗,森林公園、自然保護區分布范圍廣、等級高,保護生態是關鍵,尤其是選用節能環保的材料,不破壞土質地質。中鐵武漢電氣化局黨員先鋒隊隊長李雙才說:“我們從測量、施工、試驗、檢測、維護五個方面著手,成立黨員科技攻關小組,讓張吉懷鐵路成為高顏值的旅游線路”。
為攻克回龍牽引變電所復雜地質施工難題,對18米以下堅石土質的地網電阻值數據進行實地測量、科學計算,根據現場設備區卸流的相關要求,總結出一套不同分層復雜地質的地網敷設方案。中鐵武漢電氣化局在張家界西牽引變電所等18個所亭內外,因地制宜種植苗木、草坪,院內電氣設備和院內外綠植,所亭綠植與茂密山林交相輝映。
在一年多的建設過程中,中鐵武漢電氣化局相繼完成工藝優化31項,研發和應用4項智能工裝、工具,實現張吉懷鐵路施工全過程的“數字施工、智能建造”。
張吉懷順利通車,湘西人民迎來了翹首以盼的高鐵時代,通車后,張家界至懷化最快1小時10分可達。(盧園園 李源 科技日報記者 陳瑜)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