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使用APP可以拒絕刷臉嗎?“白皮書”明確個人信息保護規范和操作

2021-11-19 11:39:15 來源:央視新聞

“請正對屏幕,保持人臉在取景框內……”

“您好,我們看到您信用良好,現在我們銀行推出了非常優惠的……”

這樣的場景、這樣的電話你一定不陌生。你是不是想知道:我的信息到底誰做主?它們怎樣才能安全點?

別急,今天發布的這份白皮書可能有“藥方”。

今天(11月18日),第七屆中國互聯網法治大會上首次發布了《APP個人信息保護治理白皮書》,從法律法規、標準體系、檢測平臺等方面,明確了個人信息保護的規范和操作。

1.APP個人信息保護治理取得兩大成績

白皮書顯示,在APP個人信息保護治理方面,目前取得了兩項突出成績:已基本形成APP個人信息保護標準體系框架、已建成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這些從個人信息保護治理的操作層面進行了細化落地。

APP個人信息保護標準框架

APP個人信息保護標準體系包括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團體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是從頂層設計的角度對個人信息和個人信息保護進行了分類、分級,團體標準則提供了具體的操作指引。

普通用戶可以對照這套標準判斷自己的個人信息是否被違規違法收集及使用,APP開發運營者可以對照標準設計開發符合要求的APP產品,相關測評和監管機構也可以依據標準開展評估。

全國APP技術檢測平臺管理系統已經于2020年7月正式上線試運行。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泰爾終端實驗室信息安全部副主任劉陶介紹,該平臺可以實現對APP監測和檢測的全覆蓋。目前,平臺日均檢測量已達8000款,今年已完成192萬款APP的技術檢測,用戶常見常用的APP已經可以實現全覆蓋。

2.保護個人信息的三重意義:個人、產業、國際合作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政策與經濟研究所主任工程師何波表示,更好地保護個人信息不僅是在保護個人,也有利于降低各類市場主體的合規成本,穩定市場預期,促進數字經濟發展;從國際社會來看,高水平個人信息保護的國家和地區,相對比較容易在數字經濟發展的國際合作中取得信任,在數據跨境流動等關鍵議題上達成國際合作。

3.網友問—專家答:使用APP可以拒絕刷臉嗎?可以!

不少網友想知道:現在不少APP特別是金融類APP登錄時都需要刷臉,我可以拒絕嗎?

對此,何波明確表示“可以!”11月1號開始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將“人臉信息”歸為敏感信息,用戶有拒絕的權利。同時,APP提供者須保證,用戶拒絕后不能影響該APP的基本功能的使用。

關鍵詞: 信息 白皮書 APP個人信息保護治理白皮書 個人信息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