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浙江打造現代版“富春山居圖” 推動將美麗鄉村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

2021-11-15 13:38:09 來源:浙江在線-浙江日報

“推動共同富裕,短板弱項在鄉村,優化空間和發展潛力也在鄉村。”在這種思想的引領下,浙江不斷拓寬“綠水青山”與“金山銀山”的轉化通道。長興縣水口鄉顧渚村從臟亂差村華麗轉身為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2020年全國首個鄉村旅游“大唐不夜街”開街,今年10月入選2021年全國鄉村特色產業億元村。一批富民產業引領美麗鄉村建設,農村環境治理從“生態美”邁向“發展美”,實現農民富裕富足。

富春江畔蘆茨村借力山水資源優勢,吸引大批創業青年和“嚴陵塢慢村”等高端項目入駐,民宿業主戶均年經營收入超過30萬元;新昌縣外婆坑村過去躲在深閨人未知,如今通過發展鄉村旅游,光賣玉米餅一年銷售額就有2000多萬元,2020年村民人均收入達43560元……

從過去的“賣樹木”“賣礦產”“賣勞力”,到現在的“賣風景”“賣文化”“賣體驗”,浙江千方百計打響生態牌、鄉愁牌、田園牌、民俗牌,農民在家門口經營山水、經營鄉愁,也能賺得盆滿缽滿。2020年全省休閑農業總產值達到442.7億元,接待游客2.5億人次。

“村里富了,就要給村民辦實事。”這是蕭山鳳凰村黨支部書記沃關良的治村思路。在鳳凰村,村民們的“幸福指數”可以細化為:糧食、油料、天然氣免費供應;村民就醫,門診報銷72%,大病住院報銷95%;全村60周歲以上老人每月發放助老金,年紀越大助老金越高……

共同富裕美好社會是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務優質共享的社會形態,蘊含著群眾看得見、摸得著、體會得到的幸福圖景。行走在浙江,頻頻為城鄉等值的基礎設施、公共服務水而感嘆——

村內的硬化公路通到家門口、地頭邊,一條條美麗公路在田野間鋪展,不管多偏遠,總能到達想去的地方;打開水龍頭,清澈的泉水嘩嘩而下,從“喝上水”到“喝好水”,城鄉同質飲水讓老百姓心花怒放;此外,還有農村30分鐘公共服務圈、20分鐘醫療衛生圈……

浙江農民的生活福利,足以讓城里“上班族”艷羨,但浙江并未故步自封。肩負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重要使命,浙江定下了三個“萬元新增”、三個“持續縮小”、三個“基本翻番”的“三農”核心指標。浙江農民的富足生活,如芝麻開花節節高。

從“數字”到“數智”

浙江鄉村未來可期

德清的綠水青山間,有一張奇妙的“圖”:遠遠看去,它是一張三維傾斜攝影矢量地圖,點擊鼠標,空間數據和公共數據紛紛顯現,數字養殖、水域監測、智慧氣象、醫療健康、智慧養老……整個村的生態、生產、生活動態詳情都在“數字鄉村一張圖”里展現。

當前,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正推動浙江鄉村向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浙江大學數字鄉村研究中心主任杜英森認為,城鄉發展因為數字化站在了同一起跑線,數字化正在重構鄉村的生產生活方式——

在溫嶺,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漁業銷售渠道:通過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模式,海鮮銷售網絡拓寬到全國。溫嶺打造了以匯富春天電商產業園區為代表的特色園區,今年上半年,實現網絡零售額96.69億元,同比增長59.6%,被評為全國2021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

松陽縣順應臺電商、社交電商、直播電商不同階段特點,走出了“電商賦能茶產業”的特色路子,培育了1400家茶葉網店,帶動就業7000多人。今年上半年松陽綠茶網絡銷售9.07億元,農村網紅活躍度居全國前列。

通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經濟新技術推動城鄉融合、治理提升,浙江正為全國未來鄉村探路。聚焦人本化、生態化、數字化、融合化、共享化導向,浙江正著力開展未來鄉村建設試點,培育農業農村現代化先行示范。

大道雖遠,行則將至。從美麗環境、美麗經濟到美好生活的幸福躍升,從美麗鄉村、數字鄉村到未來鄉村的先行探索,之江大地上,一幅更加宏大、更加絢麗的美麗畫卷正在徐徐展開——

接下來,浙江將繼續深化“千萬工程”,以共建共享全域美麗大花園為目標,堅持標準化推進、精細化建管、數字化賦能、品牌化經營、人文化引領、均等化服務,實施新時代美麗鄉村全域共美、環境秀美、數智增美、產業壯美、風尚淳美、生活甜美行動,建設具有“江南韻、鄉愁味、國際范、時尚風、活力勁、共同富”特點的新時代美麗鄉村,為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爭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先行省提供強有力支撐。(記者黃麗麗 蘇導杰)

關鍵詞: 富春山居圖 美麗鄉村 鄉村振興 江南水鄉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