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自動化修井作業為石油工業轉型賦能 修井作業邁進“人機共舞”新時代

2021-11-10 11:35:17 來源:科技日報

“以前6個人的活兒,現在只要4個人就能搞定,自動化修井帶來的便利和效益可想而知。”初冬時節,中國石油遼河油田“架11-20井”作業現場,遼河油田遼河工程技術分公司(以下簡稱遼工公司)興隆臺作業三大隊設備主管熊瑾在向前來觀摩自動化修井作業的人員介紹設備運轉情況。

至今,這套由遼工公司自主研發的XJ550自動化修井機已在各采油現場應用了整整一年。作為遼河油田唯一一家修井作業主體單位,遼工公司積極響應中石油集團公司提出的“修井作業領域向機械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倡議,持續加大研發投入,全面提升自動化修井技術水平,為傳統石油工業轉型升級賦能。

從“人拉肩抗”到“人機共舞”

在油田修井現場,作業人員被親切地稱為“油井醫生”。每當油水井出現產量下降等情況,“油井醫生”就要站在油井邊上“把脈問診”,頂風冒雪進行現場觀察,再按照施工設計將其修復,使油井回歸到正常產量。

近年來,隨著機械化水平日益提高,修井作業的勞動強度和安全風險已大大降低,但修井過程中的起下管柱速度仍然制約著施工效率。

自動化水平低,安全生產有隱患,迫切需要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推廣應用。遼工公司科技科科長劉軍介紹,2017年,公司集中技術力量開展實驗攻關,著手研究自動化修井技術,因地制宜改造原有設備,全面提升修井自動化技術。經過近3年的努力,改造好的XJ550自動化修井機于2020年10月在“歡2-7-21C井”正式應用,并相繼完成了“雷平7”“高2-5-026”等7個井次的施工。

在對設備升級改造過程中,技術人員從修井機的二層臺系統、鉆臺面系統、集中控制系統等方面的自動化改造入手,進行了二層臺自動排管裝置動作試驗,包括率先進行的液壓盤剎剎車試驗、氣動卡盤開合試驗、液壓吊卡開合試驗、二層臺機械手動作試驗,以及后進行的帶立根試驗的手動和自動操作,現場實驗均一次合格。

經過一年的現場應用,XJ550自動化修井機不僅能夠適應多種類型的大修作業,在應對寒流、酷暑、雨雪等惡劣天氣中也展現出比較優勢,基本實現了全過程機械化和信息化作業,受到生產一線職工的普遍贊譽。

自動化修井機的應用,讓正在參加遼河油田“沖刺90天,打贏復產上產攻堅戰”勞動競賽的“興301隊”隊長李前程很是感慨:“以前,井架工要站在25米高的二層平臺上作業,冬冷夏熱并有安全隱患。現在,工人不用站在井口邊上觀察井控情況,生產安全得到保障,降本增效明顯,井架工這個崗位就要成為歷史。”

從“風吹雨打”到“風和日麗”

修井作業中,司鉆相當于汽車駕駛員,是修井班組的核心崗位。司鉆操控著修井機,掌管著修井設備和吊裝設備的正常運轉,肩負著施工安全的重要責任。隨著自動化修井技術的應用,司鉆崗位也從空曠的采油現場搬遷到明亮的室內,告別了“風吹雨打”的工作環境。

“與傳統修井機相比,XJ550自動化修井機的內部結構更為復雜,但卻讓工人的操作流程更加簡單便捷。”遼工公司物資裝備科科長黃海忠介紹,通過在XJ550自動化修井機上裝配油管自動輸送裝置、二層臺機械手、液控吊卡等部件,讓司鉆通過操縱各項集成控制閥件,即可完成起下管柱作業。

在架11-20井現場,安裝在現場的7個高清攝像頭將施工畫面實時全息投放在操作間屏幕上,司鉆工通過屏幕即可實時查看修井機運轉情況,根據現場情況第一時間調整安全措施,實現了一鍵操作、自動定位和區域管理等一系列作業流程。坐在操作臺前的司鉆輕按幾下,即可進行作業機的起下管柱作業。

按照油井修復的難易程度,修井作業主要分為大修和小修。如今,大修井作業實現了自動化,小修井自動化也于今年6月進入現場實驗。在遼工公司科技人員的積極嘗試和不斷努力下,小修井已成功完成12井次施工,帶壓井自動化作業進入現場實驗階段。

近年來,遼工公司黨委扎扎實實做好民生工程,持續加大研發投入,修井技術不斷提高,一線人員的作業環境明顯改善。隨著新技術、新成果的廣泛應用,老油田煥發新活力,修井作業邁進“人機共舞”新時代。(科技日報記者 郝曉明 通訊員 張濤 徐明慧)

關鍵詞: 自動化修井作業 石油工業 轉型 修井作業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