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高產!突破吉林省雨養條件下大豆單產300kg大關
2021-10-15 11:17:53 來源:科技日報
近日,中國科學院“黑土糧倉”科技會戰遼河源示范基地傳來好消息。該基地大豆高產攻關示范田產量突破了300kg大關。
參照《大豆高產創建驗收辦法(試行)》,來自吉林省農業農村廳、吉林省種子管理總站、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吉林大學的五位測產專家組成員公布,本次測產折合畝產316.27 kg/畝(666.7m2),突破了吉林省雨養條件下大豆單產300kg大關。
藏糧于地,藏糧于技。這次大豆高產,也離不開科技創新的有力支撐。
在吉林省東遼縣的遼河源基地的示范田里,連續5年秋收同時粉碎作物秸稈、均勻拋灑地表、大馬力機械深翻還田,深翻同時施用優質有機肥,示范田黑土耕地土壤抗逆性大幅增強、地力明顯提升,生產能力顯著提高。
20余家科研機構、集成60余項生態農業技術,同時重點選用高產優質高效多抗作物新品種、主要作物病蟲草害生物生態控制技術以及作物輪作與間套作技術,在東遼河流域構建了最有利于控制農田水土流失、最有利于遏制農田面源污染、最有利于阻控農田土壤酸化、最有利于保護東遼河流域黑土耕地的“以矮稈密植作物為主體的糧豆輪作模式”。
應用此模式,幾年間已經取得了節肥50%、減藥30%、節水25%、黑土農田土壤pH值提高14.26%(由5.45提升至6.33)、面源污染負荷減少24%%的巨大生態與經濟效益,是有利于發展現代農業、保護生態環境、帶動農民致富、推動鄉村振興于一體的生態農業創新發展模式。
本次測產采用的品種,是吉林省農業科學院培育的高產大豆新品種吉育209。現場考察和測產后,專家組認為選用高產優質、多抗大豆新品種吉育209,同時利用自主創建的東遼河流域“以矮稈密植作物為主體的糧豆輪作模式”,綜合集成多項關鍵核心技術,組織實施大豆高產攻關計劃,一舉突破了吉林省雨養條件下大豆單產300kg大關,創造了吉林省東南部半山區大豆單產316.27kg/畝的最高紀錄,充分展示了吉林省東南部半山區大豆生產的巨大潛力,為吉林省尤其是遼源市發展大豆產業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科技日報記者 楊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