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將實現白云機場引入高鐵 出省高鐵通道增至10條
2021-10-11 20:57:41 來源:南方日報
近日,廣州正式印發《廣州市交通運輸“十四五”規劃》,明確了廣州交通運輸領域在2025年和2035年的兩個階段性目標,并在提升交通樞紐能級和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兩方面提出了19個量化的指標。
根據該《規劃》,廣州將在“十四五”期間,實現白云機場引入高鐵,高鐵網絡形成10條出省通道,有望在2024年實現高鐵進城。地鐵通車里程將突破860公里,策劃9條新線,公路網將加密珠江口過江通道、打通擁堵瓶頸節點,逐步撤銷天河、芳村、海珠、市橋等客運站。
遠期打造“行在廣州”品牌
“十四五”期間,廣州將打造成為國內大循環中心節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城市,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再上新水平。為此,《規劃》中提出兩個階段性目標:
至2025年,綜合交通樞紐功能大幅增強。高標準建成暢通全市、貫通全省、連通全國、融通全球的現代化交通網絡,基本建成全球重要交通樞紐和國際物流中心,實現“人便其行,物暢其流”。
至2035年,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交通樞紐。高效連接全球、便捷輻射全國、快速直連灣區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全面完善,交通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率先實現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在碳達峰、碳中和方面的引領性作用,打造“行在廣州”的品牌,全面實現“人享其行、物優其流”。
如何實現這兩個階段性目標?《規劃》在提升交通樞紐能級和構建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兩方面提出了19個量化的指標。預期在2025年,廣州將實現航空樞紐旅客年吞吐量達到1億人次,航運樞紐集裝箱吞吐量達2800萬標箱,鐵路樞紐旅客年發送量1.6億人次,道路通車里程14700公里。
機場半小時直達中心城區
在航空領域,《規劃》提出高水平打造功能完善輻射全球的國際航空樞紐。全面提升白云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競爭力,推動區域機場群功能互補和協同發展,構建以白云國際機場為核心的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
具體內容包括加快推進廣州白云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完成白云國際機場第二航站樓東四、西四指廊,第四、第五跑道,第三航站樓及綜合交通中心建設。
在機場集疏運體系配套方面,廣州規劃引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城市軌道。其中,T3航站樓規劃設置白云機場高鐵站,正線引入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和廣河高鐵,構建白云機場輻射南北、連通東西的“十字交叉”對外高速鐵路通道。T1、T2、T3航站樓分別設站,將穗深城際、廣佛環線串聯引入白云機場。
同時,新增規劃引入芳村至白云機場城際,進一步完善白云機場與廣州中心城區間的快速軌道通道。未來,白云機場將實現30分鐘直達中心城區、1小時通達珠三角城市、3小時連通泛珠三角城市。
出省高鐵通道增至10條
在鐵路建設方面,“十四五”期間,廣州規劃通過北向擴容、東西貫通、南向融合、高鐵進城進一步完善鐵路樞紐功能。
北向擴容,即推動建設廣清永高鐵、貴廣高鐵聯絡線,推進貴廣高鐵提質工程,擴充粵港澳大灣區北行通道容量。東西貫通,指加快建設廣汕高鐵、廣湛高鐵、深江鐵路,研究推進建設廣河高鐵,支撐全省構建“一核一帶一區”新格局。南向融合,將推動建設廣州至珠海(澳門)高鐵,謀劃廣深高鐵新通道,配合國家研究推進超大城市間高速磁懸浮通道布局及實驗線建設,強化廣深雙城聯動,提升與大灣區東西極點互通水平。
高鐵進城方面,廣州擬加快推進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廣州至廣州東三四線等線路建設,引高鐵進中心區,提升中心區鐵路通道能力,強化區域樞紐互聯互通。
在項目計劃表中,廣州至廣州南聯絡線建設年限計劃在2021—2024年,按200公里/小時標準建設,根據國家發改委將中國高鐵定義為時速200公里及以上標準的新線或既有線鐵路,廣州的高鐵進城有望在2024年實現。另一條按250公里/小時標準建設的廣州東至新塘五六線,則有望在2025年完工。
城市軌道通車里程超900公里
在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方面,《規劃》明確,至“十四五”期末,城市軌道(地鐵+有軌電車)通車里程超過900公里,其中地鐵通車里程力爭達到860公里以上。中心城區軌道交通站點800米半徑人口覆蓋率不低于65%。
除了續建11條地鐵以外,新開工的地鐵線路有3條,分別是八號線北延段、八號線東延段、八號線北延段拆解線(軌道交通二十四號線)。策劃的地鐵線路有9條,分別是二十二號線南延線、六號線東延線、十號線東延線、十九號線一期、十五號線一期、十六號線一期、廣佛線東延線、二十六號線一期以及三十七號線一期。(南方日報記者鄭慧梓譚超)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