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源頭治理塑料污染 穩妥推廣替代品
2021-09-29 15:05:31 來源:江蘇經濟報
近日,我國正式印發《“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標志著一場針對塑料污染治理的全民行動吹響沖鋒號。
加大源頭治理力度
“塑料污染治理不能一禁了之,必須從源頭上減少塑料制品的生產和使用量。”國家發展改革委宏觀經濟研究院體改所副研究員張德元表示,應減少商品過度包裝,提高材質均一化程度和產品的易循環、易回收性,方便塑料制品使用后的回收和再利用。
《方案》要求,持續推進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減量,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報告管理辦法》,建立健全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情況報告制度,督促指導商品零售、電子商務、餐飲、住宿等經營者落實主體責任,督促指導電子商務、外賣等平臺企業和快遞企業制定一次性塑料制品減量平臺規則。
包裝業是塑料制品使用最多的領域之一,發布《綠色包裝產品推薦目錄》、推進產品與快遞包裝一體化等舉措已被列入《方案》。“比如通過推廣電商快件原裝直發、大幅減少電商產品在寄遞環節的二次包裝,開展可循環快遞包裝規模化應用試點、探索直飲凈水機替代塑料瓶裝水試點等,這些舉措將有助于減少塑料使用量。”張德元舉例說。
“2020年我國塑料制品年產量7603.2萬噸,同比減少7.1%,但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生產國和消費國之一,塑料廢棄也造成了巨大的環境影響。”全國政協委員、中科院院士李景虹表示,當前我國塑料污染防治存在的關鍵問題,是思想認識不到位、防治意識較為薄弱,要加快完善相關法規標準和政策措施,真正從源頭實現塑料減量化使用。
穩妥推廣替代品
和“減量”一樣重要的是“替代”。據悉,此次《方案》從完善標準、提升檢測能力、加大科學研究、合理布局產能等方面,對科學穩妥地推廣塑料替代品進行了部署。
中國塑料加工工業協會降解塑料專業委員會秘書長、北京工商大學材料與機械工程學院院長翁云宣表示,推廣應用替代產品并不能簡單等同于可降解塑料制品的使用,促進廣大消費者不用、少用一次性制品才是政策應有之義。
《方案》提出,要充分考慮竹木制品、紙制品、可降解塑料制品等各類替代產品的全生命周期資源環境影響,完善相關產品的質量和食品安全標準。開展不同類型可降解塑料降解機理及影響研究,科學評估其環境安全性和可控性。加大可降解塑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性能,降低應用成本。
據悉,生物降解塑料是塑料替代材料中的一種,目前已產業化的生物降解塑料類型主要包括聚乳酸、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羥基鏈烷酸酯、聚碳酸亞丙酯等。其中,用于膜袋類的原料主要為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用于餐飲具、注塑、纖維的原料主要為聚乳酸。
隨著我國塑料污染治理政策不斷深化,生物可降解塑料產業正得到快速發展。從產能上看,2020年我國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年產能分別約為30萬噸、10萬噸,約占全球產能一半。預計到2025年,我國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乳酸年產能將在700萬噸左右和100萬噸以上,約占全球產能三分之二以上。
“需要指出的是,在推動塑料替代產品生產的過程中,要引導產業合理布局,防止產能盲目擴張,加快對全生物降解農膜的科學研究和推廣應用,加大可降解塑料檢測能力建設,嚴格查處可降解塑料虛標、偽標等行為,規范行業秩序。”翁云宣說。
可再生塑料迎來新機遇
我國塑料消費量巨大,但實際回收再生量卻不足兩成。中國物資再生協會測算顯示,2019年國內廢塑料回收再生量約為1890萬噸,回收金額約為1000億元。受疫情影響,2020年預計國內廢塑料回收再生量僅有1600萬噸左右。差距也意味著巨大的市場空間。對此,《方案》提出了“加快推進塑料廢棄物規范回收利用和處置”這一重要任務,這也是“十四五”時期塑料污染治理的重要路徑之一。
“不是所有的塑料廢棄物都會產生污染問題,絕大部分塑料材料都具有可再生性。”中國物資再生協會再生塑料分會秘書長王永剛表示,大力發展再生塑料行業,構建科學精準的塑料廢棄物管理體系,不僅可有效解決塑料污染問題,也有助于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助力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
目前,我國塑料再生利用行業已具備了規模化發展的基礎,特別是近年來許多規模小、污染大的廢塑料回收加工企業關閉,給一批規模大、技術先進的再生塑料回收交易市場和加工集散地騰出了市場空間,再生塑料行業“回收加工集群化、市場交易集約化”特征越發明顯。
王永剛說,我國從來沒有向其他國家輸送過廢塑料,本土處理率達100%。自20世紀90年代起,我國開始處理全世界廢塑料,僅在2013年至2017年間,我國處置了進口廢塑料達3660萬噸,為全球廢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巨大貢獻。
“禁止固體廢物進口政策實施后,我國對全球塑料污染治理的貢獻并沒有停止。國內部分再生塑料企業轉移到東南亞、日韓、歐美等國家和地區籌建工廠。”王永剛表示,我國再生塑料行業正在逐步從“全球廢塑料資源+國內再生加工”的傳統模式轉變為“海外廢塑料資源+海外再生加工”與國內廢塑料循環再生利用的雙驅模式,再生塑料行業的全球影響力和貢獻進一步增強,中國將為全球塑料污染治理提供“中國方案”。 (顧 陽)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