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鐵路國內段11座車站將陸續完工 盡顯民族風情
2021-09-24 11:24:51 來源:科技日報
秋分時節,在中老鐵路各站房建設現場,施工人員頂著烈日,正加緊對車站屋面、內飾裝修進行施工。
據了解,目前中老鐵路國內段普洱、西雙版納、磨憨等全部11座客運車站屋面、外立面板和內飾裝修接近尾聲,10月底將陸續完工,具備投用條件。
中老鐵路國內段11座客運車站按照精心、精益、精致、精品的“四精”原則組織施工,廣泛融入了地域文化元素、紋飾,使地域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相適應、相協調,目前站房特色初具風采,“顏值”初顯。
被稱為北回歸線上的火車站的墨江站,以當地哈尼風情、雙胞文化為設計理念,展現太陽崇拜的民族風情。
走進墨江站,整潔的候車大廳寬敞明亮,工人正有序調試電梯、安裝檢票閘機、燈飾。車站四周綠草茵茵,百花競放,不經意間步入“景區”。
“墨江站融入了當地哈尼族文化特色,將民族聚落房屋造型應用于站房屋頂,高低起伏的屋面結構遠望似山巒重疊。” 中鐵建設集團墨江站現場負責人龔俊平說,站房整體以木褐色和象征堅強與希望的哈尼青色為主色調,普洱茶葉形狀雕刻背襯金屬鋁板,候車大廳吊頂中間區域,哈尼族人民崇奉的白鷴鳥圖騰環抱太陽圖案,并以九宮格排列構筑獨特視覺效果,于細節之中向旅客傳遞幸福吉祥的美好寓意。
以“多彩茶鄉,人文寧洱”為設計理念的寧洱站屋頂舒如茶花盛開,體現了當地木構色彩和竹編茶簍造型元素。以“茶馬古道,云滇驛站”為設計理念的普洱站造型大氣精致。以“雀舞彩云,靈動版納”為設計理念的西雙版納站,如展翅的孔雀翩翩起舞……
精美別致的站房建筑背后,凝聚著建設者的智慧和汗水。中鐵建工普洱站站房項目技術負責人丁輝介紹,普洱地區土壤以紅壤為主,土質疏松、土層深厚,排水、透氣良好,這樣的土壤是聞名于世的普洱茶優良品質的重要條件之一,但對于建筑施工來說卻是出了名的麻煩。
當地的土壤,施工人員用“晴天如磚、雨天如蓑”來形容,意思就是晴天土質堅硬,而到了雨天就變得又滑又松軟。為保證運輸車輛安全進場,不得不實時修路、填石,甚至常常使用大型工程機械拖拽的方式。在進行地基打孔時,也不得不把旋挖鉆替換為成孔速度慢,需求復雜的沖擊鉆進行施工。
“我們優化資源配置,加快建設步伐,趕在雨季來臨之前完成了車站的屋面工程和幕墻工程,現在已全面轉入了室內的裝飾裝修。”丁輝說,下一步,我們將全力推進站臺玻璃欄板安裝、行人地道吊頂、進出站設備安裝等剩余工程,加快修邊修口進度,確保10月底車站的裝修基本完成。
中老鐵路全長1000多公里,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與老撾“變陸鎖國為陸聯國”戰略的對接項目,建成通車后,云南省昆明市至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僅需3個多小時,至老撾萬象有望實現直達運輸、當日通達。(科技日報記者 趙漢斌 通訊員 張偉明 何思遠)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