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品牌煥新高精尖要素集聚 平均每年投資上千億元
2021-08-30 17:30:51 來源:北京商報
邁進“兩區”建設一周年時間節點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正創下一個又一個紀錄。年初公布的規劃顯示,“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將實現8000億元投資落地,平均每年投資上千億元。近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召開“兩區”建設成果專題發布會,北京最大的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亞洲建筑面積最大的交通樞紐涵蓋其中。
品牌煥新高精尖要素集聚
2020年9月,支持北京打造國家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示范區的政策正式落地、中國(北京)自由貿易試驗區也相應揭牌,全市范圍內的“兩區”建設由此拉開帷幕。
在發布會上,通州區“兩區”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區委副書記劉東偉表示:“一年來,通過強化副中心意識、加強創新力度、注重城市副中心品牌打造,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產業正在蓬勃發展。”
2021年初公布的規劃顯示,“十四五”期間城市副中心將實現8000億元投資落地,平均每年上千億的投資,無疑將為各類企業提供廣闊的應用場景和巨大的商業機會。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通州正在通過布局金融服務業態快速改變外界的刻板印象,一大批財富管理、綠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領域的企業正在向這片熱土匯集:2021年5月,國際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普華永道(PWC)成功入駐北京城市副中心;6月,北京銀保監局批準上田八木貨幣經紀(中國)有限公司在城市副中心開業,這也是我國第一家外商獨資貨幣經紀公司。
同期,坐擁A股千億市值新能源上市公司的三峽集團,已經攜旗下15家子公司入駐北京城市副中心運河商務區;綠色金融方面,中美綠色基金、三峽清潔能源公司、北創低碳科技創業投資基金等企業先后引入,北京銀行、中國銀行也先后在副中心設立全市首家、第二家“綠色金融”專營支行;全球金融市場數據及基礎設施領域,路孚特中國總部落地副中心;金融人才方面,清華大學通州金融發展與人才培養基地項目正式啟動……
“正是副中心在‘兩區’建設中創造出的營商環境,吸引我們落戶北京”,上田八木中國區負責人黃洪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我們對在副中心發展業務充滿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通州區宣傳部部長湯一原在新聞發布會現場透露,通州擬于9月6日在2021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舉辦“千年之城,開放新篇”走進北京城市副中心活動,屆時將有更多與重點企業的合作揭曉。
用政策紅利換來企業獲得感
在“兩區”政策支持下快速發展的北京城市副中心,更像是在加速回歸這座建置已經2200多年的“千年之城”原本的位置。
“通州自古以來就是路通天下、漕運通濟的京畿重鎮。”運河商務區黨組書記、主任林正航這樣介紹道,“可以說,其開放包容的歷史氣質預設了自由貿易試驗區的時代定位。站在宏觀歷史尺度上,‘兩區’政策疊加下的通州,無疑迎來了自大運河漕運通航以來的又一次重大歷史機遇期。”
如今,運河商務區1379萬平方米的優質產業空間,相當于3個上海陸家嘴;將于2024年底通車的北京城市副中心綜合交通樞紐,是連接北京兩個機場唯一的軌道交通節點,到首都國際機場15分鐘、大興國際機場35分鐘、河北雄安新區1小時。
產因城而興,城因產而榮。與運河金融城比鄰呼應的,是一座頗具巧思的國際設計小鎮,從而讓整個區域的氣質在商業和人文之間達成了巧妙的平衡。“張家灣設計小鎮將成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永久舉辦地和主要會場”,中關村科技園通州園管委會常務副主任余龍介紹道,“項目遵循設計小鎮‘毯式街區’的建設理念,首次引入了融合5G新基建、物聯網、BIM協同等技術的‘智能建造平臺’,實現了工程項目全過程數字化管理。”據了解,該項目邀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崔愷大師親自操刀,按照“尊重歷史、延續肌理”的理念進行設計,志在打造工業廠區“存量利用”的示范區。
要想讓副中心“高端金融”+“創意設計”的宏偉愿景得以落地,關鍵在于政策;而政策的聚焦核心,則是作為社會財富生產單元的入駐企業。副中心表示,將繼續以持續開放回應前進挑戰,用政策實利換來企業有感。
區金融辦副主任孫國卓介紹稱,通州區與市金融監管局在5月聯合印發了《北京城市副中心促進金融業發展措施》,在金融機構開辦費補貼、人才落戶支持、人才獎勵、購租房補貼等方面給予金融機構落戶副中心更有力的支持——類似這樣企業可感知的扶持政策,在副中心還有不少已經出臺、或正在醞釀。截至目前,副中心已經成功落地北京自貿試驗區首批境外機構境內賬戶即期結匯業務、完成北京市場首單供應鏈票據貼現款項發放、在全市率先試行網上“證照聯辦”、發出了全市首張“一照含證”營業執照……
下一步,通州區還將設立一個定位于城市副中心戰略咨詢機構和戰略資源交互平臺的“北京城市副中心‘兩區’顧問委員會”,預計由政策戰略專家、行業領軍人才、高校及研究機構資深學者等各領域專業人士組成,從而更好地集思廣益,為副中心吸引服務企業、建設美好宜居城市建言獻策。
“‘兩區’建設是‘十四五’開局起步之年的發力點、重頭戲,”劉東偉在發布會上總結道,“下一步,通州區將進一步深化‘兩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數字經濟、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五子’聯動、一體推進,形成疊加效應。”(北京商報記者陶鳳王晨婷)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