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草案將審議 推動建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
2021-08-16 09:24:56 來源:北京商報綜合報道
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九十八次委員長會議決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次會議8月17日-20日在北京舉行。8月13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舉行記者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發言人臧鐵偉介紹了本次常委會會議擬審議的法律草案情況。據了解,期間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草案將初審,重點圍繞實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配套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進行修改。
臧鐵偉介紹,在優化生育政策方面,修正草案的主要規定包括國家采取綜合措施,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優化人口結構,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國家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取消社會撫養費,刪除與三孩生育政策不適應的規定。
修正草案主要提出了幾方面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包括國家采取支持措施,減輕家庭生育、養育、教育負擔。要求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圍孕期、孕產期保健服務,加強對嬰幼兒照護的支持和指導。推動建立普惠托育服務體系,提高嬰幼兒家庭獲得服務的可及性和公平性,規范托育服務。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探索設立父母育兒假。在居住社區建設嬰幼兒活動場所及配套服務設施,在公共場所、工作場所按規定配置母嬰設施。
據了解,此次是人口與計劃生育法第二次修正。臧鐵偉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2001年12月,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自2002年9月1日起施行。2015年實施全面兩孩政策時,全國人大常委會對該法作了第一次修改。
值得注意的是,當前,社會各方面對于用戶畫像、算法推薦等新技術新應用高度關注,對相關產品和服務中存在的信息騷擾、“大數據殺熟”等問題反映強烈。而此次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三審稿也將提請本次常委會會議審議。
據介紹,草案三審稿對自動化決策的概念作出界定,是指通過程序自動分析、評估個人的行為習慣、興趣愛好或者經濟、健康、信用狀況等,并進行決策的活動。草案三審稿規定,自動化決策應當遵守個人信息處理的一般規則,包括應遵循合法、正當、必要和誠信原則,目的明確和最小化處理原則,公開透明原則,信息質量原則,責任原則等,自動化決策,包括用戶畫像、算法推薦等,應當在充分告知個人信息處理相關事項的前提下取得個人同意,不得以個人不同意為由拒絕提供產品或者服務。
“在上述規則下,草案三審稿對自動化決策作出專門規范,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保證自動化決策的透明度和結果的公平、公正,不得通過自動化決策對個人在交易價格等交易條件上實行不合理的差別待遇,并在事前進行個人信息保護影響評估。”臧鐵偉說。
草案三審稿還賦予個人充分的權利,要求個人信息處理者通過自動化決策方式向個人進行信息推送、商業營銷,應當同時提供不針對其個人特征的選項,或者向個人提供拒絕的方式;作出對個人權益有重大影響的決定,個人有權要求予以說明,并有權拒絕僅通過自動化決策的方式作出決定。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