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外開放政策的提出 企業“走出去”正逢其時
2021-08-06 07:32:34 來源:國際商報
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走出去”和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走進來”,使高端服務業的審計、稅務、咨詢、價值管理等服務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致同中國主席徐華日前在接受采訪時以審計服務行業為例表示,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對外開放政策以及“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中國會計師服務行業自身具備了國際化的實力和底氣;另一方面,與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相比,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在服務中企“走出去”和外資企業“走進來”方面更有優勢,“走出去”正逢其時。
作為中國本土最早的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截至目前,致同國際已在20多個國家設立了與中國對接的中國事業部(China desk)。中國事業部提供包括中文在內的多語種服務,可以滿足現有100多家“走出去”“引進來”企業在審計、稅務、咨詢以及價值管理方面所需的一攬子專業服務。
長期以來,全球審計服務行業被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壟斷,致同能實現上述國際化布局實屬不易。徐華認為,這一方面歸功于國家層面的支持。改革開放至今,行業與政府脫鉤,開啟市場化發展,疊加政策助力,讓中國審計服務行業具備了趕超國際大所的底氣。另一方面得益于中國對外開放的政策。比如“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推動了中國企業向沿線國家市場發展,考慮到安全和便利性,對中國審計服務的需要日益增加和迫切。再比如中國堅持推動對外開放,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之下中國經濟展現出的強勁韌性,都使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選擇來到中國、留在中國,對中國市場規則了解的愿望進一步增強。
徐華說,在服務“走出去”的中國企業時,與國際會計師事務所相比,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可以為企業提供更加便利、貼心和放心的審計、稅務、咨詢等服務;在服務“引進來”的外資企業時,中國會計師事務所在對中國政策環境、文化、人文歷史的了解方面具有先天優勢,同樣可以為外資企業在華發展提供更有價值的服務。“因此,中國注冊會計師行業‘十四五’規劃中提出的‘五化’發展目標之一,便是國際化。”
不過,徐華也表示,在認識到自身優勢的同時,也要看到自身的差距。“比如審計理念、管理手段、管理理念等都是中國會計師事務所需要改進、學習和借鑒的。”
最后,徐華強調,一家會計師事務所不僅要注重本土化發展,也必須有國際化的視野、水準以及服務網絡,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成長為一家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本報記者 楊舒)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