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惠州極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 加快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2021-08-04 07:41:37 來源:南方日報

在惠州好萊客集成家居有限公司里,一塊塊原木料在自動化生產線上流轉,變成一件件家具。從訂單到生產、從分揀到出貨,各道工序由機器自主完成,通過“數字標簽”實現全流程追蹤溯源。

這種數字化、智能化的生產場景,在全國各地越來越普遍。當前,信息通信技術日新月異,數字化浪潮洶涌澎湃。在這一輪時代大勢中,如何乘風而起?

近日,惠州市出臺《惠州市促進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若干措施》(下稱《措施》)。惠州將從引進數字經濟產業重點項目、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支持數字經濟產業企業研發創新、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強化數字經濟產業載體建設、優化數字經濟產業人才服務六個方面發力,加快構建數字經濟產業生態,形成發展新動能。

擁抱浪潮

積極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

在工廠車間里,智能化的“柔性定制”被廣泛應用;在疫情防控中,無人機為居家隔離的市民運送物資;云課堂、云辦公等場景早已不再是“新鮮事”……當前,數字經濟產業展現出強大的活力,借助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數字技術,與生產、生活等深度融合。

根據今年6月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經濟及其核心產業統計分類(2021)》,數字經濟是指以數據資源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以現代信息網絡作為重要載體、以信息通信技術的有效使用作為效率提升和經濟結構優化的重要推動力的一系列經濟活動。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截至2020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31.8萬億美元,其中,我國為5.2萬億美元,僅次于美國。數字經濟占GDP比重也從20.3%提升到38.6%。據測算,僅2020年至2025年5G投資額就將達到1.2萬億元,有望帶動10.6萬億元的經濟總產出。

日前,《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實施方案(2021—2025年)》和《廣東省制造業數字化轉型若干政策措施》印發。這是繼今年5月廣東印發關于加快數字化發展方案后,首個聚焦制造業數字化的具體實施方案和政策措施。按照規劃,到2025年廣東推動超過5萬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施數字化轉型,帶動100萬家企業“上云”“用云”。

實際上,深圳、東莞、佛山等城市早已開始布局。在2015年,佛山出臺《佛山市“互聯網+”行動計劃》,開啟制造業城市的數字化轉型之路;在東莞,大數據在各領域創新應用,涌現出金蝶等上千家從事數據服務和應用的企業;今年初,深圳出臺《深圳市數字經濟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1-2023年)》,打造國家數字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

近年來,惠州積極搶抓數字經濟新機遇。今年的惠州市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促進5G、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數字技術賦能制造業發展,推動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根據《惠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到2025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25%。

產業升級

加快企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

“每個零件通過二維碼掃描,實現機器自動按照需求進行加工。”好萊客的工作人員介紹,通過將設計完成的產品需求轉化成信息化數據,用平臺進行智能排產,實現原料、半成品、成品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大大降低了交貨周期。

傳統的家居企業是先生產再銷售,往往需要較大的庫存空間以及相應的運營體系與成本。好萊客以訂單驅動生產的模式,不僅最大程度提升資源利用率,同時杜絕了資源浪費。在材料利用率方面,好萊客已經提高到90%以上。搶抓數字化的風口,惠州企業正在逐浪。

制造業乃實體經濟之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融合,重點在于制造業的數字化。根據《措施》,惠州主要從鼓勵企業開展數字化技術改造、支持企業上云上平臺、加快工業互聯網發展等三個方面發力,加速產業數字化轉型。深入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戰略,推動特色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加快制造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新增產業集群數字化轉型、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等方面的扶持政策。

與以往不同的是,本次《措施》的支持對象是數字經濟類企業,鼓勵加快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惠州將在大力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同時,關注和前瞻布局數字經濟產業重點項目的引進和培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數字技術創新和產業載體建設等關鍵環節,著力提升數字化發展能力,全方位賦能全市各領域數字化轉型發展。

惠州將立足做強做優做大存量,引進和培育新一代電子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技術服務業企業,積極發展半導體及集成電路新興產業。聚焦新一代通信設備、超高清視頻、智能網聯汽車等新一代電子信息企業以及5G、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服務企業招引和培育提出細化獎勵措施,涵蓋了企業“高成長”和“晉檔升級”獎勵。重大項目按照“一企一策”方式給予支持。

穩扎穩打

發力“新基建”發展新業態

數字化的快速發展,對信息基礎設施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年來,國家提出加快5G、物聯網、工業互聯網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惠州也在積極發力,一批5G網絡、數據中心集中涌現。

去年以來,惠州喜訊頻傳,中國移動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中心、云宏數據中心、潤澤(惠東)國際信息港、阿里巴巴龍門云計算中心項目等項目相繼落戶,驅動惠州加速邁向“灣區智谷”。2020年,惠州5G基站建設投資約15.6億元,累計建成5G基站4056座。

從基礎設施到數字政府,這些數字化“基座”的完善,讓惠州更有底氣。在強化數字經濟產業載體建設方面,惠州將支持各縣(區)重點建設5G等新一代移動通信網絡基礎設施和人工智能、云計算等新技術基礎設施,依規部署新一代數據中心等算力基礎設施。高水平打造“3+7”智慧化工業園區,強化5G基站、邊緣計算等數字化平臺的規劃部署和投入,在園區優先實踐一批智慧化、智能化應用場景,加大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數字化氛圍,吸引更多優質企業入駐。對獲評為國家、省級數字經濟類產業園的園區建設運營主體給予獎勵。

在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方面,提升數字化治理能力、建設數字經濟應用示范新場景、發展信息消費新模式、創新數字金融服務,進一步激活數據資源要素潛力,培育數字驅動新業態新模式,培育數據要素市場,激發市場創新活力,加快金融科技創新發展,全面提升數據服務的能力,形成試點示范;在支持數字經濟產業企業研發創新方面,在新型研發機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孵化器等給予資金和政策支持;在優化數字經濟產業人才服務方面,聚焦數字經濟發展需求,實施“惠”聚優才行動計劃,建立企業舉薦人才制度,在人才房、入戶、稅收、子女入學等落實優待政策……這些都將為惠州發展數字經濟提供更優的環境。(●南方日報記者馬發洲)

關鍵詞: 數字經濟 產業生態 企業 數字化 智能化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