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濟南產業人才培養賦能平臺正式啟動 解決“智造”人才供需不平衡

2021-07-31 16:59:35 來源: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

7月30日,“鏈接賦能 創贏未來”共建濟南產業人才培養賦能平臺啟動儀式在山東大廈舉行。現場,濟南產業人才培養賦能平臺正式啟動。新黃河記者獲悉,該平臺預計每年為濟南先進制造和數字產業精準培養1萬名以上產業人才,每年為超過100家企業提供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數字化轉型服務;平臺將積極助力高校發展,努力打造國家級產業人才創新基地,為工業強市建設打造“智力引擎”。

解決“智造”人才供需不平衡 將在濟打造一個新型學院

此次成立的濟南產業人才培養賦能平臺,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市教育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牽頭發起,山東大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金現代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單位共同建設,旨在打造集“人才培養+招才引智+技術研發+精準匹配+數字平臺+成果轉化+工業服務”于一體的開放式新型機構,重點解決人工智能、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方向產業人才供需不匹配的結構性矛盾,利用線上數字化平臺和線下實訓基地,探索產教深度融合新模式,實現人才聚合、產業聚集和賦能聚力,實現產業人才的精準培養、精準開發、精準匹配。

按照規劃,該平臺將結合濟南市特點擬打造一個新型學院、建設1+N實訓基地、引進一批院士團隊、建設一個賦能平臺、設立一只產教基金、建設一個示范園區、培養一批產業人才。

百度華為等巨頭與駐濟高校簽約合作

此次活動吸引駐濟高校、企業家代表近百人參加。現場,山東大學、萊蕪高新區、山東省未來人才發展有限公司簽訂共建山東大學濟南工業互聯網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北京百度網訊有限公司、山東電子職業技術學院、東方互聯(山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約共建山東電子人工智能產業學院,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東方互聯(山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簽訂山東省戰略合作協議。華為濟南創新中心、山東建筑大學、山東省未來人才發展有限公司簽約共建信息與電氣工程實訓基地。

萊蕪高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喜東表示,萊蕪高新區將充分利用平臺,積極對接行業精英,牢固樹立“得人才者得未來”的理念,推動產業引才、載體用才、生態聚才,厚植人才第一資源,把高新區打造成智慧新區、人才特區。

華為云中國區副總裁劉少華表示,華為積極響應“人才興魯”戰略,近三年為山東培訓人數超過1.1萬。2021年以來,華為濟南創新中心正式投入運營。截至目前,創新中心已成功對接企業300余家、服務企業70余家、國產化適配企業20余家,與10余所高校開展學科共建、師資培訓、人才培養等合作,今后創新中心將持續在促進濟南市傳統企業轉型升級、軟件企業創新發展、數字化人才培訓培養等方面不斷加大投入,為濟南市數字經濟發展和工業強市建設提供強有力支撐。

談及該平臺發展,濟南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汲佩德表示,平臺要在服務企業服務發展上狠下功夫,努力構建人才培養方向與產業發展、企業需求“同頻共振”的良好局面。同時,要在培養“專精特新”人才上狠下功夫,要突出“專”,針對不同行業、不同崗位專業人才需求,設置專業課程。要突出“精”,圍繞我市四大支柱產業需求,推動產業人才供給與企業發展需求實現精準匹配。要突出“特”,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導向,強化特殊人才引進培育支持,集聚一批高層次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要突出“新”,聚焦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方向,聚焦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不斷提升產業人才創新能力和水平。平臺也要在產教融合創新發展上狠下功夫,深化產教深度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具有濟南特色的、強力賦能工業強市和強省會建設的產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活動現場,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楊軍和相關專家圍繞數字經濟、產業人才培養等課題進行了專題授課。

(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黃敏)

關鍵詞: 產業人才 培養賦能平臺 智造人才 供需不平衡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