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豬肉跌跌不休魚價卻大漲 10月后魚價或穩定回落

2021-06-25 10:58:24 來源:湖北日報

豬肉16元/公斤,草魚34元/公斤,鯽魚36元/公斤,桂魚97元/公斤……近期市場上豬肉跌跌不休,魚價卻出現大漲。“魚是一天一個價,比去年同期幾乎翻倍。”武漢某魚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6月24日召開的全省水產品穩價保供座談會透露,魚價連續20周上漲,目前四大家魚價格與去年同期比已翻番。我省作為淡水養殖第一大省,已采取多項措施穩價保供。

連連漲 為哪般

魚價大漲,究竟是什么原因?

省農業農村廳漁政處統計顯示,政策因素影響導致我省大宗魚養殖面積銳減。2017年,湖北湖泊水庫“三網”退出人工養殖面積I27萬畝: 2018年,所有湖庫天然水體禁止投肥投餌,涉及工作養殖水面45萬畝; 2019年始,因禁捕退出人工養殖的增殖漁業水面近480萬畝;另外,漢川、江夏等地退垸還湖減少池塘養殖面積近10萬畝。累計減少人工養殖面積660多萬畝。

養殖結構調整導致養魚量下降。經過多年推進養殖結構調整,我省大宗淡水魚養殖比重逐年下降,2020年,大宗淡水魚產量279.6萬噸、占養殖總量的60.7%,較2016年分別下降40.36萬噸、10.1%。

消費回升和消費偏好影響市場價格變動。前期豬肉價格高位運行,加之野生動物禁食令頒布,居民消費逐步從畜禽產品轉向當時價格較低的淡水產品。同時,冷鮮制品和魚糜等水產加工制品成為市場消費新熱點,近兩年我省魚糜加工年增15%,僅2020年,全省加工魚糜15.8萬噸,消耗白鰱44.5萬噸,今年福建一家企業在潛江市投資7億元新建的10萬噸魚糜加工廠將建成運營,淡水魚消耗進一步增加。

養殖成本上漲推高魚價。省農業發展中心調查顯示,今年,綜合養魚成本增長15%。苗種、飼料、人工成本全線上漲。

穩魚價 保供應

湖北是淡水產品生產大省,連續24年淡水產品產量居全國第一。淡水養殖看湖北已經是業內共識。

穩價保供已經關系民生。

省農業農村廳全力動員省內水產養殖合作社、漁民將達到規格的水產品起捕上市,加大供應。目前,已摸排了全省25個國營漁場,鮮魚存量達5.9萬噸,這些漁場正在報批安排限額起捕。

全省各級農業農村部門協助漁民解決漁種、飼料和其它漁業生產資料,合理安排下半年的水產品生產,目前魚苗已全部下入池塘。

流水養魚、集裝箱養魚、圈桶養魚、工廠化養魚……我省大力推廣養殖新技術,實施高標準池塘改造。今年,省農業農村廳計劃安排資金1億元,在漢南、仙桃、潛江等地開展水產養殖尾水治理試點示范,打造3萬畝高標準示范池塘。

同時,我省穩步推進6條長江魚馴化工作,培育魚苗1390萬尾,力爭今年將土憨巴、江團2條魚端上百姓餐桌。

“當前要千方百計擴大水產品生產”。省農業發展中心主任、農業農村廳副廳長黃國雄說。

10月后魚價可能會穩定回落

據省農業農村廳漁政處處長葉建剛分析,預計短期內水產品價格總體將保持高位運行,夏秋季新魚上市后價格環比有望回落,但難以降到去年同期水平。

白沙洲水產批發市場負責人告訴記者,近期大部分苗種投放都已完成,需要4個多月才能上市,估計近期淡水魚供應仍然會比較緊張,魚價預測仍將高位運行。

預計8月底我省各地的鱸魚、黃顙魚等品種陸續起捕上市,市場供應逐步回暖。10月以后,大部分魚種生長達到上市規格,供應量將會十分充足,預計水產品價格環比有望回落。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劉勝、通訊員謝毅)

關鍵詞: 豬肉 魚價 大漲 穩定回落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