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多舉措助力鄉村振興 今年新增放貸不少于12億
2021-06-09 17:26:42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
6月8日,南京市委市政府召開“我為群眾辦實事”系列首場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南京市農業農村局、南京市科技局、南京市國資委、南京市商務局等聚焦鄉村振興戰略,重點推進了一批農業、農村、農民中存在的“急難愁盼”問題的解決。
金陵惠農貸,今年新增放貸不少于12億
鄉村振興,離不開金融資本的支持,尤其對于像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來說,因為存在缺少有效質押物、一般貸款利息高等原因,在發展拓展上會存在一定程度的貸款難、貸款貴問題。
記者了解到,為了切實解決經營主體遇到的問題,在2015年,南京就推出了“扶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以下簡稱“金陵惠農貸”),“截至今年5月底,‘金陵惠農貸’累計發放貸款56.60億元,累計惠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5458戶,每年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節省利息支出超過2800萬元。”南京市農業農村局二級巡視員劉子榮告訴記者,“金陵惠農貸”無需抵押擔保,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最高貸款額度80萬元、合作社400萬元、農業龍頭企業400萬元,基本能滿足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日常融資需求,而且放款快捷,利率也遠低于其他涉農貸款產品。
劉子榮表示,作為市農業農村局“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的一項重要舉措,“金陵惠農貸”今年計劃新增放貸不少于12億元,惠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1000戶以上。今年前5個月,“金陵惠農貸”已實現新增放貸6.56億元,惠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831戶。
引進和推廣新品種,今年以來受益農民超萬人
談及農業,繞不開種業問題,這直接關系到群眾的米袋子、菜籃子,而培育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品種,才能從源頭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今年前5個月,南京引進和推廣新品種33個,推廣種植面積(放養水域)9100余畝;18家主要引種單位,帶動超過2000戶農民推廣種植(放養),受益農民超過10000人。”南京市科技局副局長朱超平表示,今年來,市科技局將新品種引進與推廣作為依靠科技手段富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不斷探索南京方案。
為了讓科學技術真正帶動農民增收致富,今年1—5月,南京市科技局還依托“一區一中心”、農村科技服務超市、星創天地等載體平臺共開展先進適用技術培訓23場,培訓1517人次,而培訓內容也都緊密圍繞各區域主導產業與特色產業展開。
線上拓渠道,300多家農企上抖音
近幾年隨著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南京的農產品銷售也搭上了電商快車。據統計,今年1-4月,南京農資與農產品網絡零售額達28億元,同比增長48.5%,展現出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而這背后,離不開南京探索運用數字化思維、發展新商業模式助推農產品上行做出的積極努力。
南京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李大軍表示,今年來市商務局通過加強產銷對接、市區聯動部門協同、強化農村電商人才培訓等舉措進一步賦能鄉村振興。5月20日,市商務局組織南京54家農產品生產企業、省內外26家電商平臺企業及采購商參加的電商惠農惠企產銷對接會,200多種品牌農特產品亮相對接會;4-5月,“健康消費綠色江寧”采茶節、高淳直播短視頻帶貨大賽、六合電商平臺企業與特色農產品資源對接……系列活動的開展,進一步助力特色農產品品牌打造,“今年目標開展3場以上產銷對接會,更好鏈接企業供需兩端,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李大軍說。
加快農產品產銷對接,人才培養是關鍵。今年3月,市商務局面向本地農戶開展多場新媒體上線培訓活動,帶動300多家農產品企業開設抖音企業號,幫助該市農戶拓寬經營渠道,探索全新的業務模式。
萬企聯萬村,已落地實施項目25個
助力鄉村振興,國企有擔當。南京醫藥國藥有限公司高淳和平村連鎖藥房項目計劃總投資500萬元,已合作設立3家藥房;南京普迪混凝土集團江寧牧龍社區混凝土生產線計劃總投資3400萬元,生產基地已完成交付并正式運營……南京市國資委黨委專職副書記歐陽懷霜介紹,“萬企聯萬村、共走振興路”行動開展以來,截至目前,市屬集團已簽約村企聯建項目達30個,從落地成效看,已落地實施項目25個。
萬企聯萬村,聯起來的還有人才共育共享。今年5月,市國資委將“推進萬企聯萬村項目企村人才共育共享,牽頭建立農業農村人才培訓和孵化基地,提供培訓、實訓、實習平臺”列為“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包括人才互派(企業到村里,村里到企業)、人才培育(農業專業人才培養)等,切實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歐陽懷霜表示,國企在產業、人才、資金、黨建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下一步,市國資系統將對已簽約項目逐個跟蹤,精心選擇接地氣、有特色、前景好、帶動力強的項目,在推動項目落地上求突破。同時,統籌做好“集成、激活、暢通”文章,強化資金、土地、人才等要素支撐,在破除瓶頸制約上求突破。
(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聶龍妃)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