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打造便民服務鏈 12部門聯合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

2021-06-04 10:53:26 來源:江蘇經濟報

6月3日,記者從國家郵政局官微獲悉,商務部、國家郵政局等12部門日發布《關于推進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的意見》,將便民生活圈打造成為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服務保障民生、推動便利消費及擴大就業的重要臺和載體。

一刻鐘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區居民為服務對象,服務半徑為步行15分鐘左右的范圍內,以滿足居民日常生活基本消費和品質消費等為目標,以多業態集聚形成的社區商圈。

《意見》要求,推進便民生活圈建設,要加強統籌設計,順應消費升級趨勢,圍繞便利消費、便民服務,明確便民生活圈商業網點規模、布局、業態結構和服務功能,與居民數量、消費慣、經濟水等要素相適應。

《意見》明確,結合城鄉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開展廣泛調研和排查,摸清底數,制定方案,明確新建和改造提升項目,推動便民商業設施進社區,打通“最后一公里”。支持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箱式移動早餐售賣車、蔬菜直通車等便利設施進社區。鼓勵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向養老、托育、家政、郵政快遞、前置倉等領域延伸,推動“物業服務+生活服務”,提升消費便利化、品質化水。優先配齊基本保障類業態,支持與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便利店、綜合超市、菜市場、生鮮超市(菜店)、郵政快遞綜合服務點、前置倉等進社區,在安全、合法的前提下采取“一點多用”、服務疊加等方式發展微利業態,保障生活必需。

《意見》要求創新服務能力。鼓勵“一店多能”,搭載代扣代繳、代收代發、上門服務、租賃等項目,通過跨界經營提高便民服務能力。推廣專業化托管、連鎖經營、農超對接、店倉配一體等成熟模式,引導差異化、特色化經營,提高管理效能和服務供給能力。鼓勵應用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先進信息技術,驅動發展無接觸交易、智能結算、網訂店取(送)、直播帶貨、自助售賣等創新模式,拓展便民生活圈應用場景。

《意見》強調,要強化政策保障,并將智能信包箱(快件箱)納入社區公共服務設施建設。該項工作由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郵政局以及各地方人民政府負責推進。

12部門同步印發了《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方案》,總體目標是“十四五”時期,指導建設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智慧便捷、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便民生活圈,通過全國推廣經驗,構建便民生活圈、打造便民服務鏈、提升民生幸福度。城市申報方案思路應體現“兩年試點、三年推廣”,方案內容包括發展現狀和問題、工作思路、逐年工作目標、主要任務、保障措施、責任分工、試點項目進度安排表等。同時,方案應明確每年地級城市及直轄市的區至少推廣5個生活圈、省會及計劃單列市至少推廣10個生活圈,并列出覆蓋不同類型便民生活圈的名單。(劉 霞)

關鍵詞: 便民 便民服務鏈 城市一刻鐘 社區居民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