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匯率彈性提升將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對外資吸引力加大
2021-05-31 08:28:41 來源:廣州日報
4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重回升勢,近日更是一路“高歌猛進”,創下三年新高,進入6.3區間。記者注意到,新一輪人民幣升值,對進出口、股市、大宗商品各大板塊影響程度不一。一方面外貿行業利潤被擠壓,引導更多外貿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進行匯率風險管理;另一方面,變相提升了大宗商品進口購買力及A股市場對外資吸引力。
5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3858元,較上一交易日提升172個基點。當日在岸人民幣對美元最高至6.3619元,創三年新高,同期離岸人民幣對美元一度突破6.36關口。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認為,當前人民幣過快升值有可能已經出現超調,未來看不可持續,也不符合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業內人士預計,未來人民幣資產仍有較大配置需求,人民幣匯率彈性的提升也將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案例
出口利潤被擠壓企業改變報價方式減少虧損
“人民幣升值對于我們的出口業務不利,擠占了利潤。”廣州輕出集團百貨進出口有限公司主要生產家庭用品、自行車類、機械產品等,出口面向非洲、南美、中東、歐洲等。公司董事長楊潔賢表示,由于報價和收款有一定時間差,如果將出口利潤控制在5%,人民幣匯率上升必然會擠壓利潤,造成損失。
記者了解到,當前出口形勢依然嚴峻,許多外貿企業反映,盡管接到很多訂單,但“一艙難求”、運費上漲的現狀并未改善,出口貨物仍“插翅難飛”。
楊潔賢告訴記者,以前船公司、船代都是跟著出口企業服務,從去年下半年開始,一個貨柜要找3個星期,現在1個月都難以找到。歐洲客戶曾嘗試在緊急情況下尋求空運,但現在大規模空運對企業來說成本很高,加之整個運輸環節被拉長。目前公司出口東非運費達到一萬多美元/貨柜,而這在疫情前僅需1000美元~2000美元/貨柜。
記者了解到,之前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今年年后外貿企業整體報價有所上漲。目前匯率上升的背景下,若再次調價,則需考慮客戶的承受能力。特別是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的出口企業,客戶購買力有限,對漲價的接受程度也有限。
為減小虧損,企業改變了報價方式。“原來的結算方式主要是C&F、CIF等,即運費包含在整體報價中;現在基本上都以FOB為主,即出口企業不承擔運費的部分,買家和賣家各自尋找運輸渠道,誰的艙位便宜就用誰的。”楊潔賢說。
根據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發布的數據顯示,5月28日,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綜合指數為2296.36,與上期相比上漲3.6%。
影響
提升大宗商品進口購買力A股對外資吸引力加大
今年以來,大宗商品價格迎來了一波上漲行情。對于進口,近期海外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銅、鐵礦石等價格屢創新高,疫情反復導致船員不足、集裝箱流轉不暢等推升海運價格,相當于提升了我國的進口成本。
“人民幣升值使得人民幣計價的大宗商品漲勢放緩,甚至出現下跌,反而能減弱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導致的輸入性通脹,以及我國進口企業面臨的成本壓力。它對于國內的商品供應反而是增加的,有利于國內市場的穩定。”某位具有10多年從業經驗的期貨公司高管告訴記者。
“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A股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有所提升,上周北上資金持續活躍,前四個交易日累計凈流入468.13億元。”粵開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夢潔表示,隨著我國資本市場逐步走向成熟,后續我國權益市場對國際投資者的吸引力將穩步提升,從中長期看,外資加速布局中國市場是大勢所趨。外資的持續流入在引入增量資金的同時,還會使A股市場投資者結構進一步改善,機構投資者占比提升,有益于我國資本市場的長遠發展。
分析
全球需求復蘇或將對沖部分人民幣升值影響
“理論上,本幣升值有助于促進進口,不利于出口。整體上看,近期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偏正面。”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進一步分析,特別是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部分國家和地區持續蔓延,海外需求一直存在。即使在人民幣較去年有所升值的背景下,對出口總體影響不大。因此,全球需求復蘇將繼續拉動我國出口,或將對沖部分人民幣升值的影響,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出口的總體影響不大。
而對于進口,近期海外大宗商品價格快速上漲,銅、鐵礦石等價格屢創新高,疫情反復導致船員不足、集裝箱流轉不暢等推升海運價格,相當于提升了我國的進口成本。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傳導至國內,推動上月我國PPI同比增速回升至6.8%,創2017年11月以來的新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升值,相當于購買力增強,有利于緩解我國大宗商品進口價格上升的壓力,進而降低輸入型通脹和我國進口企業的成本。”溫彬說。
數據顯示,5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報6.3858元,而去年5月28日,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為7.1277元。一年的時間,人民幣匯率中間價上調了7419個基點。同樣兌換1萬美元,如今可比一年前節省7419元人民幣。
人民幣雙向波動是常態粵企積極樹立“風險中性”理念
5月27日,人民銀行發布消息,全國外匯市場自律機制第七次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認為,未來人民幣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貶值,雙向波動是常態。會議還強調,企業和金融機構都應積極適應匯率雙向波動的狀態,企業要樹立“風險中性”理念,避免偏離風險中性的“炒匯”行為,不要賭人民幣匯率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
“賭匯率的做法風險非常大,一旦匯率變動,企業會虧損更多。”楊潔賢認為,積極樹立“風險中性”的理念十分重要。對于外貿企業來說,目前最能夠規避風險的就是鎖定匯率,即通過銀行機構對遠期匯率預計的利潤進行鎖定,無論匯率漲跌,未來收錢時還是按照當初的鎖定匯率,能夠保障企業的既有利潤不會虧損。
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近幾年銀行也在積極引導企業樹立“風險中性”理念。廣州工行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期該行辦理匯率風險管理的客戶數量和業務量均大幅提升,“這表明外貿企業主動進行匯率風險管理的意愿和行動力增強。”該負責人表示。
前瞻
為便利外貿企業貨物“走出去”
廣州港共開通247條水路運輸航線
對于人民幣匯率接下來的走勢,溫彬分析認為,目前中國金融市場進一步開放,人民幣升值也是國際投資者看好中國經濟前景和資本市場潛力的體現。根據OECD數據,2020年中國FDI流入2120億美元,較2019年增加250億美元,而美國FDI流入1770億美元,與2019年相比下降37%,中國超過美國成為全球外國直接投資第一大目的地。
“未來,隨著我國經濟實力不斷增強,金融市場持續擴大雙向開放,人民幣匯率彈性將有所增加,雙向波動將成為常態,預計人民幣資產仍有較大配置需求。”溫彬說。
為了便利外貿企業貨物“走出去”,廣州在港口方面的布局也在加快。記者從廣州港集團獲悉,今年1~4月份,廣州港集團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09.5萬標準箱,同比增長15.1%;完成貨物吞吐量1.7億噸,同比增長8.3%。
“目前,我們已經發展成為華南地區非洲航線最密集的樞紐港,已開通的22條非洲航線基本覆蓋東非、西非和南非等區域所有基本港。同時積極對接亞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一帶一路’方向航線達到110條。”廣州港集團方面表示。
截至今年4月底,廣州港共開通247條水路運輸航線,包括131外貿班輪航線、45條內貿班輪航和71條“穿梭巴士”支線,國際班輪航線輻射東南亞、非洲、歐美等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400多個港口。
多措并舉緩解大宗商品漲價A股回歸高端制造主線
陳夢潔表示,對于大宗商品價格,應當著手緩和市場供給端的壓力,人民幣匯率并不能作為抵消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工具,貨幣匯率仍應當由國際市場供求決定,人民幣匯率彈性提升也將加速人民幣國際化進程。
“目前國際市場流動性較為充裕,市場存在供需錯配,都是導致大宗商品價格上行的因素。”這位具有10多年從業經驗的期貨公司高管坦言,應對本輪通脹壓力還需多措并舉,以緩和國內大宗商品供應緊張問題為著眼點。
中泰首席策略陳龍在研究中發現,從外資購買A股的角度來看,市場回歸了主線即消費品和高端制造兩大領域。隨著大宗商品價格的回歸,市場仍然會回到高端制造主線上來。故繼續看好四大高端制造業方向:新能源產業鏈、軍工制造、科技制造和高端裝備制造。另一方面,隨著外資的加速流入,其看好外資偏好的大消費和大醫藥板塊。重點關注白酒、食品、美妝、化妝品、免稅等板塊。
廣發證券策略研究團隊則認為,人民幣升值相對利好外債多、出口多、進口原料多等三類企業,航空、金融、地產、機械設備、家用電器、有色金屬、化工、紡織服裝、建筑裝飾、汽車、造紙、鋼鐵、石油石化等行業是典型代表。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趙方圓、林曉麗、張露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