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資訊 > 正文

哈爾濱5年間城鄉低保標準實現“十六連增” 提升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水平

2021-02-26 10:19:29 來源:中國新聞網

25日,2021年哈爾濱市民政工作暨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會議在哈爾濱市召開。記者從會上獲悉,2016年以來,哈爾濱市市區城市低保標準達到人均每月732元,增幅達26.2%,農村低保標準達到人均每年4404元,增幅達17.6%,實現“十六連增”。

據哈爾濱市民政局黨組書記、局長林艷秋介紹,2016年以來,哈爾濱市累計救助城鄉困難群眾139.6萬人次,累計支出社會救助資金55.62億元。哈爾濱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納入低保和特困數量占比達到45%,民政行業在扶貧攻堅中的兜底保障作用充分發揮。哈爾濱市現有1272名孤兒和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納入保障范圍,機構供養孤兒標準達到人均每月1550元,增幅達41%,社會散居孤兒標準達到人均每月1150元,增幅達64%。殘疾人共享改革成果渠道更通暢,累計發放殘疾人“兩項補貼”7.89億元。

為確保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2020年,哈爾濱市連續第16次提高城鄉低保和特困人員救助供養標準,按時足額發放各類救助資金10.87億元,較好保障了23.92萬名困難群眾基本生活。哈爾濱市共清理不符合低保條件人員2698人,追繳違規領取低保金75.21萬元。隨著專項整治行動的不斷深入,哈爾濱市“人情保”“關系保”“脫保”“漏保”問題基本杜絕。

2021年,哈爾濱市民政局將進一步健全基本民生保障體系。總結推廣方正縣“一級”審批試點經驗,實現哈爾濱市社會救助審批(確認)權限下放至鄉鎮(街道)。根據哈爾濱市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及時提高最低生活保障和特困人員供養救助標準,提升困難群眾基本生活救助水平。深入推進“單人保”“大病保”“支出型”低保政策落實。將特困人員中的未成年人員救助年齡從16周歲延長至18周歲。出臺臨時救助實施細則,進一步完善鄉鎮(街道)臨時救助備用金制度。探索“急難型先行救助”“一次審批、分階段救助”等救助方式,增強救助精準度和時效性。(記者 姜輝)

關鍵詞: 哈爾濱 城鄉低保標準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