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集體商標獲批,“莆田鞋”有了新出路?

2022-04-06 09:19:23 來源:光明日報客戶端

據報道,近日,由莆田市鞋業協會申報的莆田鞋業集體商標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批準注冊。該商標的標識像一根鞋帶,從左至右劃出莆田拼音首字母“pt”,并指向遠方。這一商標的批準注冊是莆田鞋業品牌化發展之路的重要一步,也是扭轉人們對“莆田鞋”刻板印象的一個具象落腳點。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莆田為國際知名品牌鞋業代工,鞋企規模逐漸做大。數據顯示,莆田鞋業現有生產企業4200多家,從業人員50多萬人,2021年莆田鞋產量達13.9億雙,占全國十分之一。然而,相比于如此龐大的產業集群,莆田鞋的“名聲”卻并沒有那么體面。在很多人眼中,莆田鞋就是“山寨”“高仿”的代名詞,這樣的認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莆田這一城市的形象。

主動轉型,勢在必行。面對著土地、勞動力等生產成本的提升,以及國際品牌代加工布局向東南亞的轉移,要想進一步增強自主競爭力、拓展市場,就必然要尋求新的思路。同樣是從代工做起,離莆田不遠的晉江,孕育了安踏、361度、鴻星爾克等運動品牌,也在訴說著創立品牌的意義所在。在知識產權保護日益受到重視的今天,仿冒品的生存空間必然會被壓縮再壓縮,創立自有品牌事實上也是莆田許多鞋企正在謀求的新出路。

“莆田鞋”集體商標的注冊給了當地的鞋企一個轉型的信號。據媒體報道,“莆田鞋”集體商標已授權16家莆田鞋企使用。“只有在產品物料、價格等方面達到標準的莆田鞋企,才能使用這個標識,也可同時使用自有品牌。此外,還配套建立了產品溯源、企業進出等機制。”

這樣看來,由行業協會申請的這一集體商標,有助于將自有品牌中小企業的力量匯聚起來,形成一張共同的名片,以統一的標準增強“莆田鞋”的集體信譽,提升其在市場上的影響力。有食品行業“胡辣湯”“肉夾饃”的維權案例在先,我們也對新申請的集體商標有了更高標準的期待,期望它可以立足長遠,保持初衷,處理好商標權利人和市場主體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中小鞋企的能動性。

做品牌,莆田不缺的是產能,是技術,是經驗,甚至是質量方面的口碑。“如果鞋子還沒開膠,那你可能買到了莆田鞋”,網友們這句玩笑話也在側面證實了消費者對莆田鞋質量的認可。但品牌的發展是一項系統工程,它不只是加工制鞋,還有設計創新、專利、營銷推廣和服務等許多方面。在現今中國的鞋類市場上,想要分一杯羹并不容易,如何找到自身的核心競爭力同樣是莆田的鞋企們必須要面對的考驗。

品牌初創時期大多是上坡路,沒有那么多容易得來的甜頭,扭轉消費者的刻板印象也不能一蹴而就。原創之路,道阻且長,但行則將至,做得好,消費者自然會用腳投票,我們也拭目以待。

關鍵詞: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