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浙大不眠夜:罕見亮起“燦爛星辰”燈 守護師生前行

2021-11-27 10:34:09 來源:中國新聞網

25日晚,浙大食堂補充物資。 童笑雨 攝

中新網杭州11月26日電 題:浙大不眠夜:罕見亮起“燦爛星辰”燈 守護師生前行

作者 謝盼盼 童笑雨

“這盞燈亮起時,必定是個難忘之夜。”11月25日的晚上,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一位老師在朋友圈寫下這樣一句話。

照片里,是一個發著白光的球體。這是浙江大學(下稱“浙大”)的燦若星辰燈,只在開學、畢業、校慶、重大節慶才會開。11月25日晚,它照亮了浙江大學紫金港校區的不眠夜,見證了溫暖與感動。

“需要充電器、消毒洗手液、口罩”“電動車在望月充電,求幫忙取回,壞了上不了課……”當晚,隨著浙大紫金港校區疫情消息的確認,一份“浙大校內物資互助需求”火速流傳開來。

這份在記者眼前不斷更新的文檔,仿佛像一場文字直播,傳遞著浙大校內的情況。清單上的學生們列舉的清單有毯子、口罩、充電寶等物資,也有小零食等。

回應他們的,是素不相識的人們彼此構筑的守望和溫暖。

“人在紫金港校區西門旁邊上班,有車可以送物資,需要幫忙可喊我。”一位校外人士在需求表上寫著;“有云南白藥、創口貼”,一位學生寫完還補充了一句:可以直接打電話!

隨著在線文檔框線不斷跳動的,還有浙大校園里忙碌的老師和醫務工作者們。

一位浙大老師在朋友圈寫道:晚上十點多,有退休教師來聯系要不要給在校的老師送宵夜,剛剛又有退休老師打電話問要不要捐助點什么……特殊的日子里,感覺特溫暖。

溫暖的背后,是無數“浙大人”在支撐。“有需要,讓我上!”浙大學子紛紛主動請戰。“我申請到防疫一線去”“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醫學生,讓我上”……據浙江大學微信公眾號介紹,短短1小時,就有近500名學生志愿者火速集結。

冬夜寒冷,浙大食堂也準備了滿滿幾大鍋姜湯,分發給學生。一間間不打烊的師生交流吧、一幢幢燈火通明的教學樓,讓許多臨時滯留的師生,有了溫暖的歸處。

浙大一位老師表示,自己昨晚是在辦公室度過的。他們樓里住了40多個人,大部分是學生。

25日晚,他也去做了核酸檢測。他排的隊伍進程比較快,一個多小時就做好了核酸。

資料顯示,浙大有本科生2.4萬人左右,碩士和博士研究生數量也非常大,而紫金港校區是浙大人數最多的校區。

“有序、高效”。回憶25日晚的場景,浙大學生小余脫口而出這幾個詞。她向記者展示了她的班級群聊。

微信里,輔導員的提醒從25日下午開始到26日早上,都沒斷過。幾乎是每隔兩小時,輔導員都會發一條微信,并提醒去做核酸檢測的學生多穿衣服。

她是晚上11點多排隊去做核酸的,原以為會等很久,沒想到20多分鐘就做好出來了。在她的鏡頭中,學生們有序地排著隊,有些甚至還帶了書來看。為他們做核酸的醫護人員,來自杭州各大醫院。有醫生在防護服背面寫著:兒童醫院 我是黨員。

短短八個字,重如千鈞。“其實感覺很安心。”她說,看到校園里雖然緊張忙碌,但井然有序,自己就沒有慌亂與慌張。“做完核酸,我就回去睡了。現在老師和學生都投入到了工作和學習科研中,一如往常。”

在她眼里,這個夜晚和平常差別不大,但卻有著更多的溫暖。26日一大早,她在朋友圈發了一句話:為中國速度、浙大速度點贊。

在發稿前,小余又收到了輔導員的通知。通知中寫著:第一輪核酸檢測已于昨晚結束,預計今晚會有第二輪,仍然會通宵。務必做好防護,沒事不要外出。同心抗疫,需要大家!

而在浙大另一位老師的視野中,26日的浙大已“恢復”生氣。昨晚只睡了三小時的他,等來了紫金港校區的第一縷朝陽,并拍下了照片。校園里,有人在遛彎,食堂早餐依舊那么豐盛。(完)

關鍵詞: 教育 社會 大學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