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碳達峰加速動起來 把各種資源消耗減少到極致
2021-11-09 09:09:06 來源:北京商報
“碳達峰如同長個子,碳中和相當于減肥。”作為國家應對氣候變化戰略研究和國際合作中心首任主任,李俊峰的這一觀點切中了當下的能源轉型形勢。“長高”是經濟發展的必經之路,但要想“減肥”,可就沒那么容易了。
產業結構重、能源效率低,我國邁向“3060”雙碳目標的過程中,這兩個矛盾成為最大的絆腳石。在這場必須打贏的“戰役”中,要解決主要矛盾,仍然要從根源入手,開新源節舊流,用技術發展加速走出轉型中的陣痛。
加速動起來
10月的最后一天,在英國格拉斯哥,因疫情推遲一年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COP26)拉開帷幕。
第一周過去,各國的承諾已經白紙黑字。根據11月4日公布的全球清潔能源轉型聲明,主要經濟體承諾,到2030年,其他國家到2040年結束煤炭投資,其中有18個國家首次做出淘汰煤電的承諾。
“COP26是巴黎氣候大會之后規模最大、意義重大的一次會議,但與之不同的是,巴黎的關鍵詞是‘承諾’,而這次格拉斯哥的關鍵詞是‘行動’。”11月7日,在第四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舉辦的2021綠色未來論壇上,波士頓咨詢公司中國區主席、董事總經理、全球資深合伙人廖天舒坦言。
的確,承諾之后,就是行動了。COP26已經進入第二周的技術性談判階段,各國談判代表、各方機構以及受到氣候變化影響的代表正在進行更深入的交流,以求在透明度、碳市場、氣候資金等方面取得實質性進展。
在COP26加快談判腳步的背后,是當前全球越發嚴峻的能源前景。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0月發布的各國排放差距報告,相較上一輪(2015年)承諾,各國上報的更新版國家自主貢獻減排目標以及已宣布的其他一些氣候變化減緩承諾,僅在原先預測的2030年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基礎上減少了7.5%。
然而,維持《巴黎協定》2℃溫控目標的最低成本路徑要求實現30%的減排,而要想實現1.5℃目標,則需要減排55%。
在嚴峻的現實和各國的承諾之下,全球能源轉型也正在加速向前。中國電建集團國際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陳觀福認為,這種加速有三個層面,首先是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共識的加速;其次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法律框架和頂層設計在加速推進;最后是各個市場主體采取的具體措施也在加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市場主體獲取新能源機會的速度也在加速。
陳觀福舉了個例子,今年1-9月,中國電建在海外所有新建合同額大概是190億美元,其中,新能源風電和太陽能新建合同額接近80億美元,達到40%以上。在他看來,這是去年9月“3060”目標宣布后,帶來的一系列變化。
新舊轉換
按下“加速鍵”,意味著要在未來進一步加大力度。即便已經看到了變化,但在被問及是否對未來有更樂觀的態度時,陳觀福并沒有舉手,“可能很多市場看到的并不一定是我們在單一市場看到的那種情況,面臨很多問題、很多挑戰”。
以國內的情況為例,在論壇上,不少嘉賓都提到了近期的限電問題。李俊峰坦言,煤電價格倒掛只是表象的矛盾,深層次的矛盾還是我們進入“十四五”之后發展轉型不到位。
“1-9月,我們全社會的用電量增加了12.8%,‘十三五’期間年平均增速4倍還要多,增加了那么多用電量還不夠,說明是經濟高質量發展還不夠。”李俊峰指出,我們的目標是到206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要提高到80%,而現在只有16%。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