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自行車私自改裝讓防篡改形同虛設 新商機涌現換電會成風口嗎?
2021-10-29 08:21:17 來源:北京商報
穿梭于北京大街小巷的百萬電動自行車正經歷一場巨變。三年過渡期將止,按照規定,11月1日起,馬路上將只剩下白牌的合規電動自行車。有腳蹬、限速25km/h以下、整車55kg以下、電池電壓不超過48V,這是合規的幾個硬指標,減重、降速正是其中核心,希望由此降低“國民交通工具”的風險系數。然而,電動自行車安全事故頻發的當下,合規與安全之間仍有縫隙——私自改裝面臨難以監管的困境,有人以便利為名鋌而走險,讓合規之車悄悄“超標”。
過渡期大限將至
“牌子”意味著什么
金女士在去年購入了一款“超標電動自行車”。“其實那時候新國標已經實施了,但是心存僥幸,買的橙牌大車,因為更舒服、跑得遠,但是現在新政快落地了,又得換車,原本買的幾千塊的車只能幾百塊錢賣了,很虧。擔心被交警查到扣車更虧,所以只能換了。”
淘汰橙色號牌車輛,更新為白色號牌,其中的法律依據在于三年前開始施行的《北京市非機動車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條例》明確規定,北京市生產、銷售的電動自行車應當符合國家標準。對于不符合國家標準的電動自行車輛,給予三年過渡期并上橙色號牌,過渡期滿后,不得上路行駛。
三年過渡期將于今年10月31日到期。北京商報記者從市交管局了解到,截至10月20日,今年交管部門已為122.9萬輛合規電動自行車辦理了登記上牌手續,目前全市已登記上牌的合規電動自行車總數為333.3萬輛。警方表示,11月1日之后,騎超標電動自行車上路,警方將先扣車,再罰款。
《條例》中提到的“國家標準”,是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于2018年5月17日批準發布的強制性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新國標”)。
新國標要求,電動自行車整車質量(含蓄電池)應不大于55kg,最高車速不大于25km/h,行駛超過15km/h需發出警報,電機功率不超過400W,蓄電池標稱電壓不超過48V。不符合標準的電動自行車則被視為電動輕便摩托車或電動摩托車,需要考取駕照、上保險,有限行區域。車主劉先生告訴北京商報記者,自己正考慮換電摩,考個摩托車駕照。
北京商報記者隨機詢問了北京幾家駕校,摩托車駕照培訓價格均在1000-1500元左右。一名駕校工作人員表示,“前段時間由于電動自行車新政,考駕照的人多了點,最近天氣冷了又沒那么多了”。
值得一提的是,新國標為全文強制性標準。“以前的電動自行車也有標準,但是推薦性標準,只有三項以上不符合規定才是不允許出廠的不合規產品。但現在新國標是全文強制性,即所有的條款必須執行和滿足。”一名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安全被放在新國標的第一位。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主任郝文建認為,新國標對整車安全、機械安全、電氣安全等要求在原標準基礎上進行了修改和優化,根據技術發展和應用需求,提升了功率、車速等技術指標。所有的指標和要求都能夠有效提升電動自行車的安全性能。
對于爭議最大的“限速”,專家解釋稱,限速可以縮短剎車距離,給車主足夠的反應時間,最大限度避免事故的發生。如果無法避免事故的發生,也能減少撞擊的危害。時速25公里的限制,是經過測試得出的安全速度。
防篡改形同虛設
“先上牌,之后你懂的”
新國標于2019年4月15日正式實施。根據江蘇省統計,新國標實施一年內,全省電動自行車事故起數、死亡人數同比分別下降3.3%、11.77%。
全國各地根據新國標,采取了不同的電動自行車管理辦法。如上海、太原等地要求超標電動自行車一律禁止上路,北京、長沙、杭州等地區分別設置了2-5年的過渡期。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