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看秋糧如何“顆粒歸倉”?入庫后每周三次查糧食“體溫”

2021-10-26 20:26:44 來源: 湖北日報

當下正是秋糧收儲時節,10月2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來到應城,看秋糧如何“顆粒歸倉”。

入庫前:要經5道檢測關

上午11點左右,在應城蒲陽糧食有限公司雷灣庫點,等著過磅的車輛排到了大門外。

過磅前,檢測人員劉軍初都要對每輛大車裝載的糧食進行“體檢”:根據車身大小,選擇4至5個不同點位,將取樣管插進糧堆里取樣。“至少要取5公斤,攪拌均勻后再從中取樣。”劉軍初一邊將取樣器里倒出的糧食攪勻,一邊告訴記者。

取樣后的糧食,將由檢測人員分別進行水分、出米率、黃粒米、重金屬含量、黃曲霉毒素等5項檢測。

“稻谷水分含量要求在13.5%左右(上下可浮動0.5%)、黃粒米含量不超過1%、重金屬含量、黃曲霉毒素檢測要都達標。”劉軍初說,上述4項檢測指標都達標的基礎上,定價全看出米率。“出米率至少要在65%,出米率越高,收購價也越高。”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在現場看到,通過兩位檢測人員的協作,5道檢驗關至少花費了半小時。通過重重檢測關后,稻谷還要經過兩遍清篩,將灰塵、石子、稻殼等雜質清理干凈后再入庫。

據了解,為了保證糧食安全,不僅入庫前要進行5道檢測關,糧食出庫前,也會再次進行檢測。

入庫后:每周三次查糧溫

“這就是我們今年收的地方儲備糧,10號倉庫現在儲備了287萬公斤優質稻。”在雷灣庫點10號倉庫,記者跟著該公司經管科副科長柯俊爬上近兩層樓高的樓梯。打開倉庫大門,一股稻谷味兒撲面而來。

柯俊介紹,溫度和蟲害是影響糧食儲存的兩大關鍵因素,糧溫越高,就越容易產生蟲害。“因此糧食入庫后要立馬進行通風降溫。”柯俊說,現在糧庫都有自動測溫系統,坐在辦公室里就能查看。同時,糧庫管理人員每周還要進行三次現場巡查。

在一個正在裝糧的倉庫里,記者看到,倉庫地上都鋪上一層厚厚的稻殼。“這是用來隔潮的,防止糧食返潮。”柯俊介紹,倉庫地上還放置了一道道拼接成行的通風槽,用于降糧溫和水分。

據了解,糧食進入糧倉后,達到一定時間必須出庫。“稻谷兩年之內必須輪換。”該公司經管科科長晏濤介紹,按照計劃,今年應城縣級儲備糧總量為1600萬斤。今年9月26日開始收購地方儲備糧,目前已經收購1200萬公斤。

保糧價:全力保障農民受益

“往年這個時候,來賣糧的大車都排起長龍,糧庫里也都已經堆滿了。”看到公司門口的收購點略顯冷清,湖北中磐糧油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柴元中直言,今年農民賣糧積極性不高,往年這個時候收購基本接近尾聲了,現在收購期將拉長至臘月。

去年,應城秈型糯稻種植面積達到37萬畝、總產19.2萬噸,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約占全省的15.1%和14.8%,是全省最大的秈型糯稻生產縣市。

“與去年同期相比,糯稻收購價每斤降低了4至5毛,目前在1.3元左右,價格沒達到農民心理價位。”對于價格下跌原因,柴元中解釋道,由于近兩年我國糯稻價格一直處于較高的水平運行,今年東北地區糯稻大面積擴種,以及進口政策的調整,造成糯稻供給過剩,價格下跌。

糧價價格下跌,如何保障農民收益?據了解,當地正在申請啟動最低收購保護價。“要保護農戶種糧積極性,就要保障農戶收益。”作為市場方,柴元中表示,今年該公司在應城進行了5萬畝訂單種植,保證每斤糯稻收購價比市場價格高出5分錢。

此外,該公司正在建設新廠房,向糯米精加工方向發力,生產糯米粉、糯米飯等,提高糯米產品附加值,讓本地糯米發揮出更大的經濟效益。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宇、吳堅 通訊員 黃華斌 馮璇)

關鍵詞: 看秋糧 糧食 稻谷 糧食安全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