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薩河畔:野生葡萄獲豐收 果農“搶鮮”忙增收
2021-10-22 21:36:18 來源:中國新聞網
【解說】金秋十月,西藏拉薩市曲水縣才納鄉、南木鄉部分農牧區民眾喜獲葡萄豐收。葡萄種植基地負責人魯生告訴記者,近年來,當地民眾對種植葡萄的積極性越來越高,也掌握了相關技術。他們此次采摘的葡萄總產量也將超過4萬斤,遠超以往的年產量。
【同期】西藏曲水縣高原野生葡萄種植基地負責人 魯生
老百姓不僅現在從(葡萄的)育苗到種植,(再到)最后的修剪管理,(葡萄酒的)釀造技術(也)都已經掌握了。
【解說】來自西藏昌都市芒康縣納西民族鄉的藏族夫婦華生和魯生,常年生活在拉薩。二人退休后選擇了再創業,帶著曲水縣農牧區民眾,在該縣凈土產業示范區及南木村,投身研究和種植高原野生葡萄,并開辟了超過百畝的高原野生葡萄種植基地。
【同期】西藏曲水縣高原野生葡萄種植基地負責人 華生
這個品種是西藏芒康(縣),法國傳教士(在18世紀中葉)帶過來的品種。我們退了休以后在這個地方搞研究,我們已經搞了(研究種植)五年了,今年的話是大豐收。
【解說】經過五年多的研究、試種,目前高原野生葡萄在海拔3700多米的農區喜獲豐收,民眾也隨之進入了忙碌的“采摘季”,華生夫婦與當地果農“搶鮮”增收。
【同期】西藏華盛農業開發公司負責人 多布慶
我們這里總共有100多畝,這百余畝從2019年開始到2020年都有收獲,現如今葡萄酒釀造技術和葡萄銷售等,相關技術我們這里的村民都已熟練掌握了。
【解說】巴桑是南木鄉南木村人,基于其家庭經濟困難等實際情況,他被安排在南木溝野生葡萄種植基地工作,這讓他在家門口賺到了“第一桶金”。
【同期】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南木村五組村民 巴桑
我主要是在葡萄基地巡邏、澆水、除草,被風刮下的葡萄掛架等。每天150元(人民幣),年收入有5.4萬多元。
【解說】當記者走進曲水縣凈土產業示范區時,當地果農身著藏裝,站在掛滿累累碩果的葡萄架旁,哼唱著歌曲采摘葡萄。
【同期】拉薩市曲水縣南木鄉南木村黨支部書記 扎西平措
葡萄種植在民眾勞務創收上,每年至少達到三四十萬元人民幣,這也只是民眾務工獲得增收方面,另外他們也掌握一定的相關技術。
【解說】曲水縣南木鄉南木村黨支部書記扎西平措介紹,近年來,該村越來越多的民眾加入葡萄種植行列,該村也與華生夫婦通過合作形式,為民眾開辟增收新渠道,希望民眾學到更多“帶不走”的技術,實現自身致富的同時,助力鞏固脫貧攻堅及鄉村振興。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