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前三季度消費“成績單”出爐 如何進一步提升消費動力?
2021-10-20 14:36: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經濟觀察)中國前三季度消費“成績單”出爐 如何進一步提升消費動力?
中新社北京10月19日電 中國國家統計局日前發布前三季度經濟運行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市場銷售保持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8057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16.4%,兩年平均增長3.9%。
如何看待前三季度中國消費成績?
中國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國民經濟綜合統計司司長付凌暉指出,從消費來看,就業基本穩定,居民收入持續增加,有利于消費能力增強。中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穩定,消費環境也有所改善,社會保障不斷完善,也有助于提升居民的消費意愿。
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起主要拉動作用。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最終消費支出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是64.8%,比上半年提高3.1個百分點,升級類消費和高技術產業投資較快增長,體育娛樂用品和文化辦公用品零售額同比增長均超過20%,高技術產業投資同比增長了18.7%。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同比名義增長15.8%,兩年平均增長5.7%,比上半年有所加快。
此外,新動能快速成長。信息技術廣泛滲透,網上直播帶貨、平臺經濟等新業態新模式快速興起。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15.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3.6%。
盡管如此,仍應警惕當前經濟下行壓力較大。中銀研究顯示,內需表現較為低迷。前三季度,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同比增長16.4%和7.3%;兩年平均增速分別為3.9%和3.8%,分別較上半年放緩0.5和0.6個百分點。疫情反復對服務消費、接觸性消費造成持續的負面影響,居民收入和消費意愿恢復速度較慢,導致消費回升動力不足。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清華大學中國經濟社會數據研究中心主任許憲春表示,經濟下行的壓力固然存在,但中國經濟發展非常有韌性,四季度經濟增長仍有許多支撐因素;比如,從消費角度看,前三季度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實際增長15.1%,兩年平均實際增長3.7%。其中兩年平均增速比上半年回升0.5個百分點。同時,就業形勢總體穩定;居民收入增長也比較穩定。在三大經濟主體中,居民收入增長是比較穩定的。疫情防控形勢總體也是穩定的,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有望繼續保持回升。
“從二季度到三季度的經濟回落,要更多地看到它是短期因素。就中國經濟來講,內生動力沒有問題,我們有能力把下行狀態穩住。”中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同樣持樂觀態度,從當前看,疫情對消費的沖擊最大,因為疫情防控需要,聚集性消費受到較大沖擊,旅游、餐飲業、電影業等人群聚集的消費均受到影響。但隨著有效地實施疫情防控,消費會逐步回升,“9月比8月好,消費有望繼續回升。所以中國經濟仍然還會保持健康的、較好的增長。”
下一步提振中國消費的重點在哪里?
“總體來說,中國消費基礎仍然穩健。”中國民生銀行高級宏觀研究員王靜文肯定經濟形勢的同時也指出,從中國人民銀行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選擇“更多儲蓄”的比重較二季度上升1.4個百分點至50.8%,“更多消費”占比則較二季度下降1.0個百分點至24.1%,兩者差距拉大至26.7個百分點,明顯高于疫前水平。如果要進一步發揮消費潛力,除了做好疫情防控之外,還需要繼續多措并舉,提升居民的消費能力和消費意愿。
德邦證券提醒,四季度作為消費的傳統旺季,冷冬疊加傳統旺季和節慶拉動可能持續帶動消費需求維持在不低的水平,但仍需考慮秋冬可能存在的疫情擾動帶來的影響。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綜合形勢室主任郭麗巖表示,未來主要從三方面支撐消費穩定恢復,一是進一步提升和刺激傳統消費;二是重點關注新興消費;三是關注消費背后的基礎設施建設。(完)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