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號注意,我是零號,30分鐘準備!”
2021-10-18 09:52:25 來源:中國新聞網
“各號注意,我是零號,30分鐘準備。”神舟十三號飛船點火發射倒計時30分鐘開始,神舟十三號任務零號指揮員、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高級工程師吳華作為全發射航區的“施令官”,發出“神十三”發射準備口令。
一身航天工作服,高挺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無框眼鏡,吳華端坐在測發大廳正中央,一絲不茍地緊盯測試大屏,沉穩地下達指揮口令。這是他第一次擔任飛船發射任務的零號指揮員,沉著鎮定指揮的背后蘊藏著吳華22年的任務經驗和充足的任務準備。
“家里床頭、餐桌、沙發上,到處都是他的書。”妻子常艷玲說。走進吳華的辦公室,書架上關于載人航天系列教材和CZ-2F運載火箭的叢書有20余冊,都被他作了特殊標記,10本厚厚的讀書筆記記錄了他半年來挑燈夜讀的心得體會。
“神十二任務中他雖然是備份零號,但他按照主崗標準訓練、準備,提前三個多月就研學掌握各系統的測發流程、方案預案、協同程序等試驗文書,足足有五六十本。”老搭檔鄧小軍佩服地說。
吳華在工作中。王衡 攝
愛讀書是吳華從工作之初就養成的習慣。1999年,夢想成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吳華從哈爾濱工程大學畢業,放棄離家咫尺的西安某單位,來到千里之遙的戈壁大漠,在點號一待就是19年。
入職那年11月,作為新入職人員,他參與了神舟一號飛船發射,“第一次看到測發大廳,感覺很有科技感、很神圣,聽到回蕩在調度廣播里指揮員一聲聲慷慨激昂的口令,向往著自己哪一天也能成為一名測發指揮員。”
夢想一旦萌芽就會滋生不可限量的創造力。面對與所學專業不對口的遙外測崗位,吳華不氣餒、不畏難,沉下心來,把所有業余時間都用在自我學習充電上。不打撲克,不玩游戲,一本本專業書籍、一項項課題研究陪伴吳華度過了在點號的數個春夏秋冬。
“搞技術的,就要靠實力說話、靠技術安身立命。”這是吳華的工作信條,也是他的自我要求。2001年底一次任務中,GPS單機匹配性出現問題,吳華提出替代法排故方案,只花了不到兩個小時,就順利排除了故障。如果采用常規排故模式方案,則至少需要3天時間,任務就不得不推遲到春節后。“科技人員中,他是比較有創新意識的,大膽、敢于質疑,勇于提出自己的想法思路和解決方案。”提起吳華,中心原副總師陸晉榮豎起大拇指。
吳華在工作中。王衡 攝
二十年如一日,吳華一心鋪在事業上,持續著“996”的工作模式,陪不上妻子,管不上孩子。“我們結婚前一天,他在忙任務,結婚第二天他又去忙測試了,只有結婚當天,他休了一天。”對于丈夫的舍小家顧大家,同為航天人的妻子常艷玲十分理解。
長期忙于工作、對家人疏于照顧的吳華,一有時間和精力,就想方設法經營小家:階段性為孩子輔導作業,總結易錯點,陪孩子進行體育運動,帶孩子看發射;主動幫妻子干家務,一起買菜、做飯、打掃衛生……
“兒子今年11歲了,一直都是他媽媽在帶,逢年過節、雙方父母生日等等,都是妻子在補位。她的支持、包容,讓我沒有后顧之憂,能夠心無旁騖干工作。”談起妻子,吳華滿眼溫柔、滿懷歉意。
“夜晚天氣冷,你們要格外關注塔架封閉區溫度、產品狀態和推進劑濃度,有問題隨時報告。”發射前一天凌晨,吳華登上11層塔架,對塔勤值班員楊佳文叮囑道。
吳華在工作中。王衡 攝
神舟十三號船箭組合體轉運到發射區后,吳華就開啟了“007”的工作模式,吃住都在陣地,白天、晚上都會到發射場各個點位場所,對千余臺套設施設備進行巡檢、查看,確保塔架封閉區包括外圍管路、電纜連接、防沙保溫、照明等設施設備沒有任何風險隱患。
吳華表示,載人航天,小心沒有上限,任何細微疏漏或考慮不周都可能會對整個任務帶來極大負面影響。作為零號指揮員,既要掌控態勢,又要左右兼顧、把握細節。
“青春是用來奮斗的”,奮斗的青春最美,吳華把自己的青春深深融入祖國的航天事業,融進大漠的一次次飛天,融進航天強國的漫漫征途中。“建設航天強國需要幾代人努力拼搏、接續奮斗,能夠參與到這項事業中,干一點有意義的事,我很知足也很快樂。”吳華笑著說。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