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6,這個特殊的日子,值得所有人銘記
2021-10-17 18:03:56 來源:中國日報網(wǎng)
北京時間2021年10月16日0時23分,搭載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三運載火箭,在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按照預定時間精準點火發(fā)射,約582秒后,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tài)良好,發(fā)射取得圓滿成功。
圖片來源:新華社
10月16日,對于中國來說,注定是個不同尋常的日子。
57年前的這一天,中國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中國用事實向世界莊嚴宣告:中國人民依靠自己的力量,掌握了原子彈技術(shù),打破了超級大國的核壟斷。
資料圖 圖片來源:央視新聞
18年前的這一天,中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圓滿成功,航天員楊利偉安全著陸,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三個有能力將航天員送上太空的國家。
2003年10月16日 執(zhí)行神舟五號任務航天員楊利偉返回西郊機場被歡呼的人群拋起 (圖片來源:新華社 攝影:朱九通)
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搭載三名航天員奔向太空,開啟在軌駐留6個月的載人飛行任務,標志著中國航天事業(yè)又邁出了新的一步。
圖片來源:新華社
在這跨越時空的同一天,中國實現(xiàn)了一個又一個目標,將夢想和藍圖變?yōu)楝F(xiàn)實。而在傲人成績和高光時刻背后,是科研工作者的艱苦奮斗、自力更生,是航天員絕不認輸?shù)囊а缊猿帧?/p>
57年前,新中國還是一窮二白的時候,科研工作者們不抱怨、不等待,想盡辦法做研究。“兩彈一星”元勛于敏曾回憶,原子彈、氫彈的理論研究需要大量計算,但當時國內(nèi)只有一臺每秒萬次的電子管計算機。他領(lǐng)導的工作組里就人手一把計算尺,廢寢忘食地算,用紙、筆和最簡陋的工具算出了最優(yōu)秀的結(jié)果。
54年后的今天,在三名航天員登上飛船之前,他們經(jīng)歷了無數(shù)次突破生理和心理極限的魔鬼訓練。超重耐力訓練,航天員要在高速旋轉(zhuǎn)的離心機里承受8倍重力加速度,這往往導致面部肌肉變形,呼吸困難,甚至意識喪失。離心機座椅手邊,有一個請求暫停的紅色按鈕,20年來航天員大隊從沒人按過……
這跨越時空的同一天,令人振奮更發(fā)人深思:當你面對困難和挑戰(zhàn),是膽怯退縮,還是迎難而上?相信這一天已經(jīng)給了所有人答案。
正如王亞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的,“夢想就像宇宙中的星辰——看似遙不可及,但只要你努力,總有一天你能觸摸到它。”實現(xiàn)夢想的秘籍,就掌握在我們每個人手中。
相關(guān)閱讀
- 小鎮(zhèn)青年“充電潮”推熱縣城共享自習室-...
- 冰雪運動提前升溫小眾運動持續(xù)“出圈”...
- 婦女權(quán)益保障法修訂草案三審 明確消除...
- 臺風“尼格”最強可達臺風級 30日傍晚...
- 北方雨雪頻繁氣溫多波動 江南等地明起...
- 天將降大任于“是人”還是“斯人”?人...
- 工業(yè)“壓艙石”作用發(fā)揮顯著-環(huán)球快報
- 三季度上海經(jīng)濟加快重振 實現(xiàn)V型反轉(zhuǎn)-...
- 大氣污染防治更細化 屋里有溫度 屋外...
- 北京特殊教育領(lǐng)域里的“不老松”
- 各地搶抓農(nóng)時開展機收作業(yè) 全國秋糧收...
- 各地特色經(jīng)濟作物成為助農(nóng)增收富民產(chǎn)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