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重慶市特色產業3100萬畝 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

2021-09-23 11:36:48 來源:科技日報

重慶市已發展現代山地特色產業3100萬畝、綜合產值達到4500億元。9月22日,記者從重慶市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重慶市將在23日舉辦“慶豐收·感黨恩”2021年中國農民豐收節,相較往年,本次豐收節展示的農產品會更加豐富優質。

特色產業3100萬畝 農產品更加豐富優質

本次重慶市農民豐收節以“慶豐收·感黨恩”為主題,旨在把農民豐收節打造成繁榮鄉村文化、傳承農耕文明、推動產業發展、活躍城鄉市場、搭建扶農助農的重要平臺及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載體。

本次農民豐收節策劃了“4+4+7+12”一系列具有鄉村特色的節慶活動。“4”為中國農民豐收節當日,在大足區、北碚區、開州區、墊江縣舉辦4場市級層面主場活動。“4”為市級有關部門舉辦水果采摘運動會、鄉村“村晚”等4場活動。“7”為慶豐收開展的7類專項活動,“聽黨話、感黨恩、跟黨走”宣講活動、長江沿線區縣聯動慶豐收活動等等。“12”為各區縣開展的12類慶豐收特色活動,主要有鄉村振興示范村開園儀式、農民趣味運動會、農耕文化體驗等活動。

“今年豐收節的農產品更加豐富優質。”重慶市市農業農村委副主任唐雙福介紹,近年來,重慶市堅持以結構調整為抓手推動特色發展,在筑牢糧食安全底線基礎上,大力發展“小規模、多品種、高品質、好價錢”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已發展特色產業3100萬畝、綜合產值達到4500億元。

重慶市堅持以標準化為重點推動品質提升,形成涵蓋產加銷全過程的農業地方標準體系,良種推廣使用率達到98%,主要農產品綜合抽檢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7%以上。在以清潔化生產為基礎推動綠色發展上,扎實推進投入品減量、養殖業治污、廢棄物轉化,近3年,化肥、農藥年均使用量分別下降1.5%、2.1%。

重慶市堅持以“巴味渝珍”為龍頭推動品牌創建,累計授權374家主體、637個產品;有效期內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志產品達7071個,綠色食品總量位列全國第5位,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46個。農民豐收節系列活動將重點向廣大群眾推薦重慶市綠色優質特色農產品。

“線上+線下”產銷對接 搭建助農平臺

“為推動優質特色農產品走向市場、走向老百姓的餐桌,我們策劃了四個方面的產銷對接活動。”唐雙福介紹,線下將開展金秋城鄉消費幫扶活動,同時推動特色優質農產品進機關、進社區同享慶豐收活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助力脫貧地區農民增收。

農產品將在現場展示展銷,并通過線下展銷和線上直播相結合的方式,宣傳推介各地特色優質農產品。與此同時,運用網絡直播帶貨,邀請“網紅”達人為脫貧鄉鎮直播帶貨。在京東、淘寶等電商平臺打造農村電商店鋪,推銷名特優新農產品。

同時,市民可以通過線上、線下、廠家直銷三方渠道購買重慶市優質農產品。重慶打造的“巴味渝珍”重慶農產品電商大平臺已匯聚全市2176家企業、6512款品牌特色農產品,可以在線一鍵購買并包郵到家,可微信搜索“巴味渝珍平臺”進行關注購買。線下可通過“巴味渝珍”授權線下門店進行購買。

與此同時,為確保節假日期間“菜籃子”產品有效供應,農業農村部門將從生豬產能、蔬菜保供等五個方面做好“菜籃子”產品生產保供。與此同時,強化市場監測預警。密切關注糧油、豬肉、蔬菜等重要農產品的交易量、交易價格波動情況,及早預測預警,及時研判應對。(科技日報記者 雍黎 實習生 單倩瀾)

關鍵詞: 特色產業 農產品 農民豐收節 鄉村振興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