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首次通過快速通關模式開行中歐班列 助力本土企業“走出去”
2021-09-13 10:31:13 來源:科技日報
9月10日,編組50輛,滿載武漢及湖北地區企業生產的電子元器件、汽車零配件以及家具等產品的X8015次列車從中國鐵路武漢局集團有限公司漢西車務段吳家山站安全開出,經漢丹線、焦柳線運行,由阿拉山口出境,駛往德國杜伊斯堡。
據了解,9月10日當天,海關總署正式開啟鐵路快速通關模式。此趟班列的順利開行,標志著湖北省首次通過快速通關模式開行中歐班列。
漢口海關相關負責人介紹,以往通關模式下,口岸海關需對出境班列進行“轉關單”人工逐單核驗。快速通關模式實施以后,通過快通系統,使得鐵路和海關形成了實時數據交互,出境班列始發地只需上傳班列相關數據,口岸海關就能通過數據對接掌握班列情況,并進行自動放行,極大提升了出境班列的轉關通行效率及便利化程度。后續,漢口海關還將與口岸海關以及鐵路部門加強溝通聯系,做好快通系統啟用后的相關信息反饋,共同確保快速通關模式的正常運行。
吳家山站貨運負責人郭佩介紹,此趟班列是車站今年開出的第115列中歐班列,為做好國際班列開行工作,車站與武漢漢歐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漢口海關等路內外單位和政府部門密切配合,在開展“快通”模式報關的同時,優化班列受理、配車、裝車等各項作業流程,全力確保班列及時編組、對位、掛出及準點開車。
漢西車務段貨運科科長劉方智表示,快速通關模式下的國際班列運輸,不僅降低了出口貨物在口岸的積壓率,提升運輸效率,也為企業方減少了綜合運輸成本。鐵路部門將以此趟中歐班列的成功開行為契機,聯合路內外單位及政府部門,充分釋放這一政策利好,持續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助力本土企業更好更快“走出去”,為穩定十四五開局之年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提供重要支撐。(科技日報記者 劉志偉 通訊員 蘇慶豐 王進勉)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