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浙江省成交電量3.0075億千瓦時 促進省內新能源可持續發展

2021-09-09 11:29:51 來源:科技日報

9月7日,綠色電力交易試點啟動會在北京召開。其中,浙江省共有32家風光發電企業與30家電力用戶合計成交50筆交易,成交電量3.0075億千瓦時,用戶側自愿在目錄電價基礎上平均加價0.01元/千瓦時購買綠色電力。

綠電交易是購買綠電的有效途徑。它將風光等綠色電源從傳統電源分離,單獨設計綠電交易品種,通過市場發現價格,依托區塊鏈技術追溯綠電屬性,實現綠電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對于企業用戶來說,可以通過購買綠電加大企業競爭力、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對于新能源企業來說,可以通過賣出綠電,獲得額外增值收益,有效回收發電成本。

“有了單獨的綠電交易市場,我們今后購買綠電就方便多了!”浙江衢州巨化集團有限公司首席資深工程師陳利民說,當得知浙江要組織首場綠電交易,自己馬上安排人員進行交易申報,并在本次綠電交易中購得綠色電力5000萬千瓦時,成為浙江成交量最大的電力用戶。

據不完全統計,在浙江,和浙江衢州巨化集團有限公司一樣對綠電有需求的企業,已有近百家,遍布全省11個地市,涉及醫藥制造、機械機電、輕工食品、石油化工等10多個行業領域。浙江綠色電力消費需求主要來自外向型企業和明確雙碳目標落實減碳責任的大型企業,2021年全省需求已近10億千瓦時。未來,隨著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迫近,以及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責任權重針對省內責任主體的分解細化落實,浙江對于綠電的需求將有巨大提升。

“這是一次構建面向電力用戶、以新能源為主體的綠色電力交易品種的創新探索。”浙江電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交易部主任龔建榮說,這樣的交易方式既能滿足特殊用電客戶群體的個性化需求,又能促進省內新能源的可持續發展。

據了解,本次綠電市場化交易的成功實踐,搭建起了發電企業和用電客戶之間綠電買賣需求變現的橋梁,為推動新能源消納從政策補貼的“計劃模式”轉向競價交易的“市場模式”提供了有益的探索。

“有了這次交易的經驗,相信綠電交易一定能從浙江等試點區域逐步向國內其他省份輻射。我們將努力把綠電交易打造成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市場的核心產品。”龔建榮表示,將積極推動綠色電力消費與綠色金融貸、綠色工廠評價、企業能耗評價、用能權等方面進行掛鉤,讓綠色電力的價值進一步得到彰顯。(洪恒飛 黃琳 科技日報記者 江耘)

關鍵詞: 浙江省 新能源 可持續發展 綠電市場化交易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