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北京市營商環境提出21項首創性改革措施 出臺經營者競爭合規指引

2021-09-09 08:04:38 來源:北京商報

而高質量的資金要素保障就成為了科創企業發展的基礎?!兑巹潯诽岬?,“十四五”時期,在間接融資方面,北京將大力推動信用融資服務,支持金融機構開發更多純信用的普惠金融產品,推動更多初創科技型企業無需抵押即可獲得貸款。在直接融資方面,北京將發揮政府及國有企業投資基金示范作用,優化對創新體系投入布局,為科創企業提供更多融資機會。

著力降低中小企業技術獲取門檻,實施專利開放許可制度,支持國有企業等主動開放專利技術,對中小企業減免許可費用。此外,率先建立數據生成采集、流通交易、開發利用、安全保護的基礎規則,夯實數字經濟發展基礎;加快培育國際領先的大數據應用臺和開發應用市場主體,推動數字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率先形成外商投資“強磁場”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規劃》指出,“十四五”時期,北京率先打造開放、包容、透明、可預期的投資貿易環境,從促進國際投資和對外貿易發展兩個維度,提出14項配套制度機制和52項改革措施,大幅提升全球要素資源的強大吸引力和國際競爭力。

在促進外商投資方面,北京市將持續改善外商投資環境,重點推行準入、促進、管理、保護多位一體的外商投資服務機制,率先形成外商投資的“強磁場”。

健全外商投資促進機制是重中之重。“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建立專業化國際招商團隊,打造“首都之窗”國際版外商投資服務臺,編制和公布外商投資指引等,為外資企業創造最優在京發展條件。

此外,北京將繼續優化外資行政許可審批服務,如在符合外資安全審查要求前提下,推行外資行政許可告知承諾制等。

多部門全方位護航

北京法院推廣“互聯網+鑒定評估”

“十四五”期間,北京法院將以提質增效為重點,以科技賦能為突破,持續優化法治營商環境。例如在提高審判執行質效方面,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優化營商環境專班負責人施舟駿介紹,北京法院將深入推進民事訴訟繁簡分流改革試點,加快簡單案件審理,推廣“互聯網+鑒定評估”,構建對委托鑒定評估專業機構的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不斷完善綜合治理執行難工作格局,推動失信被執行人信息在更廣領域共享。

深化智慧法院建設也是重點之一。據了解,北京法院將積極鞏固疫情防控期間北京法院信息化建設成果,落實全流程網上辦案、全節點監督管理、全流程智能服務,為當事人和律師提供覆蓋立案、訴訟、執行全流程的在線訴訟服務,深化電子卷宗隨案同步生成和深度應用,提升立案、審判、執行等全流程、全場景信息化水等。

此外,北京法院也將強化破產審判專業化建設。例如優化審判權與行政管理權配置,健全破產企業不動產協調處置機制,加強涉眾型破產案件風險源頭的前端防控、動態摸排,加強打擊逃廢債力度,出臺《中小企業挽救規則》,化解中小企業經營危機等。

市場監督管理局嚴厲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

縱深推進“證照分離”全覆蓋,探索市場主體登記全生命周期便利化,完善“e窗通”臺建設,健全多元化退出制度,按照“四個最嚴”標準嚴防嚴控食品安全風險,全力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在發布會上,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也透露了“十四五”時期優化營商環境重點改革方向。

在規范市場秩序方面,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方葆青介紹,要加強公競爭審查制度剛約束。推動公競爭審查制度在市區兩級政府部門中全面覆蓋,探索健全公競爭審查投訴舉報受理回應機制,從源頭上打破行政壟斷,更大范圍地防范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出臺,為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提供更加有力的制度保障。

同時,嚴厲打擊壟斷和不正當競爭行為。重點查處指定交易、妨礙商品自由流通等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依法查處壟斷協議和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等違法行為。加大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依法嚴厲打擊市場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賄賂、侵犯商業秘密、損害競爭對手商業信譽等不正當競爭行為,凈化市場環境,促進公競爭。

市經信局推動企業融資“擴面增量”

當前,北京中小企業貢獻了30%以上的稅收、40%以上的營業收入、50%以上的技術發明專利授權、60%以上的就業機會、90%的企業數量。在產業引領、科技創新等方面,中小企業的作用也進一步凸顯。“十四五”時期,北京將進一步營造“公、普惠、易得”的發展環境,為中小企業提供成本更低、效率更高的服務,推動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在發布會上,北京市經信局副局長王磊表示,“十四五”期間,市經信局將進一步完善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強化數字賦能服務工作,持續推動政策易知、易得,加強融資服務等。其中在融資方面,王磊提到,要加快發展普惠金融,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多金融創新產品,緊抓“北京證券交易所”設立契機,為高成長中小企業,尤其是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打造上市培育路徑,推動企業融資“擴面增量”。

據了解,目前北京已培育和認定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370家、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39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57家。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及高精尖產業領域。

市政務服務局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

“北京服務”是“十四五”時期北京重點打響的四大引領品牌之一,政務服務環境是五大環境領跑行動的重要內容。“十四五”時期,北京市政務服務的新目標新任務也隨之確立。

其中提到,要加快數字政務建設。北京市政務服務局副局長劉強表示,將深化以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制度,率先打造智慧引領、集成統一、數據融合、協同高效的數字政務服務體系,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政務標桿。

打造數字政務“總門戶”,建成數字服務、數字監管和數字營商三大綜合應用臺,將首都之窗和“北京通”打造成為面向企業群眾的整體政府界面,除涉密等特殊因素外,全部政務服務事項“一次登錄、全程網辦、統一送達”。持續深化電子證照、電子印章、電子檔案應用,深化商事登記、就業服務、普惠金融、辦稅繳費等企業高頻事項全流程在線辦理,推動數字化服務普惠應用等。

而在持續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方面,要全面實施“一門、一窗、一事、一證、一卡、一號”的“六個一”政務服務躍升工程。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實現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步行15分鐘范圍內即可辦理。

(北京商報記者 楊月涵)

關鍵詞: 營商環境 首創性改革措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