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營商環境提出21項首創性改革措施 出臺經營者競爭合規指引
2021-09-09 08:04:38 來源:北京商報
對一座城市來說,營商環境既是重要軟實力,也是核心競爭力,直接關系到地區的經濟發展和對外形象。9月8日,《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優化營商環境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文公布,當天舉辦的北京市營商環境“十四五”規劃發布會也對此做出了解讀。整體而言,《規劃》以“1+4+5”的目標體系和356項改革任務為北京未來五年的優化營商環境之路指明了方向。
21項首創性改革措施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北京一直“打頭陣”。據了解,《規劃》是北京首次編制五年營商環境專項規劃,在各省和直轄市中也是首例,充分展現了北京市全力以赴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決心和行動。《規劃》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北京優化營商環境“1+4+5”的目標體系和356項改革任務。
其中,“1”是全面建成與首都功能發展需求相一致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高地;“4”是打造“北京效率”“北京服務”“北京標準”“北京誠信”四大品牌;“5”是實施市場、法治、投資貿易、政務服務、人文五大環境領跑戰略。整體而言,《規劃》對標國際一流和前沿標準,堅持以改革促發展、以創新增效能,堅定不移率先改革,提出21項首創性改革措施,努力為市場主體投資興業提供堅實制度保障。
北京市發改委副主任戴穎解釋稱,21項首創性改革主要涉及商事制度、監管執法、跨境貿易、數字經濟、政務服務、產權保護、京津冀協同發展等8個領域。“例如針對目前新業態新模式發展速度快、不確定性強、風險難于預期的特點,我們就提出了要率先建立風險監管制度,加強對新業態新模式的科學全面評估,構建風險控制監管框架,建立新業態新模式監測機制,及時出臺引導性、前瞻性的監管規則和標準,動態調整完善監管政策。”戴穎補充說道。
中國人民大學副教授王鵬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此次營商環境的“十四五”規劃,用五年規劃的形式來固化,主要突出了以下幾個特點,首先體現了北京市委市政府對優化營商環境的高度重視。其次營商環境的改善確實為北京“四個中心”的定位、經濟的發展、人文環境的改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促進作用。
“此外,通過‘十四五’規劃的形式,政府才能從相對長遠的角度進行頂層設計,優化營商環境。”王鵬坦言,營商環境的改善不是短時間內就能達成的目標,這是一個從2.0、3.0到4.0的動態過程。不同時期、不同技術環境、不同要求都會對營商環境的改善提出新的要求。有了五年規劃這種相對長遠的頂層設計,才能保證政策的時效性和連續性。
除此之外,王鵬認為,以“十四五”規劃的形式來確定營商環境的改革,其實是證明了營商環境涉及面非常廣,不僅涉及到政府部門,還涉及到科研部門、企業和整個社會,需要“十四五”規劃起一個統籌協調的作用。
出臺經營者競爭合規指引
公平競爭是市場經濟的基本原則,因此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也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基礎。數據顯示,“十三五”時期,北京市場主體數量達到208萬戶、增長近七成。如何確保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激發創新活力成為重要的出發點。
為此,《規劃》提到,“十四五”時期,北京將在涉企經營許可辦理、公共資源交易、反壟斷執法等方面深化改革,保障各類市場主體平等使用生產要素、公平參與市場競爭、同等受到法律保護。
例如針對社會普遍關注的平臺企業反壟斷問題,北京將堅持發展和規范并重,加強企業反壟斷合規指導,出臺經營者競爭合規指引,提升企業合規意識和能力,引導平臺企業更好發揮優化資源配置、促進跨界融通發展、推動產業升級的作用。
據市發改委介紹,在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方面,北京將聚焦健全產權保護、市場準入、公平競爭等市場體系基礎制度,提出建立完善50項配套制度機制,實施113項改革措施,率先建成高效規范、競爭有序、治理完善的高標準市場體系。
推進企業破產等21部立法及配套
公平的競爭環境需要公平公正的法治環境護航。據了解,北京將從立法、執法、司法3個維度,提出33項配套制度機制和91項改革措施,構建立法系統科學、執法規范有序、司法公正高效的高水平營商法治保障格局。
具體而言,在完善營商環境法規體系方面,北京將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提出在“十四五”時期制定、修訂21部法規規章,包括制定數字經濟、自貿試驗區、社會信用、知識產權等7部法規規章,修訂營商環境、招標投標、建筑工程施工許可等3部法規規章,研究推進公平競爭、事中事后監管、外商投資、商事登記、企業破產等11部立法及配套,為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而在提高監管執法效能方面,北京將著力構建以信用為基礎、以風險為核心、以場景為抓手的事前事中事后全鏈條“一體監管”制度。例如在健全事前監管方面,將全面推行告知承諾審批,將履行承諾情況納入信用記錄,引導市場主體樹立守法意識。
支持開發更多普惠金融產品
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是北京的一大使命,“十四五”時期,北京將持續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抓住人才和體制的關鍵,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塑造發展新優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