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搶占全球消費市場發展的制高點 以消費帶動經濟增長
2021-09-08 15:09:33 來源:南方日報
深厚的商貿底蘊、發達的交通物流、強大的產業支撐、龐大的消費市場……廣州,被譽為全球唯一千年不衰的商業城市。歷經千年的厚積構成了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堅強底座,也成為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支撐。
從首批國家中心城市到率先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無不彰顯出一座城市的強大戰略鏈接能力和配置資源要素的樞紐功能。
近期,南方日報、南方+客戶端推出《新格局·新機遇——廣州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觀察》系列報道,以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評價體系(國際知名度、城市繁榮度、商業活躍度、到達便利度和消費舒適度等指標)為指引,對標國際一流城市,為廣州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凝智聚力,引起熱烈反響。
獲批率先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后,據公開報道,近1個月來廣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在公開活動中提及,并先后7次在區域調研中給各區點了“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課題,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目前,中國已是世界最大的消費市場,消費作為主引擎對經濟增長基礎性作用不斷增強。
搶占全球消費市場發展的制高點,不僅是提升城市位勢、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舉措,更事關中國經濟的大局和長遠。
(一)
從“唐宋對外貿易大港”,到清代“十三行”,再到中國第一展“廣交會”,廣州始終是世界經濟活動繞不開的節點。
有兩千多年長盛不衰的對外貿易歷史,廣州在1757年清代實行“一口通商”后,更是成為了全國唯一開放的對外貿易口岸,長達80多年。
曾有史學專家統計,1758年至1838年,共有5000多艘外國商船到訪廣州,平均每年有超過60艘商船來到廣州進行貿易活動。
在人們還未對消費有明確概念的時候,買賣商品的交易行為在這里已是“遍地開花”。因商而起,以商興城,商業文明是根植這座城市千年積淀的基因,加快邁向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無疑也是千年商都在新時代的傳承與延續。
廣州要建成一座怎樣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絕不僅是“購物天堂”這么簡單。拆解“國際消費中心城市”,需要分為國際、消費、中心三個核心要素。
國際是方向。具有強大國際影響力的城市,能夠持續吸引高端零售品牌和商業載體的落地,一座高水平生產要素的“引力場”,廣州要成為國際消費資源集聚地。從全球來看,紐約、倫敦、巴黎、東京等世界一流的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無不是綜合實力強、發展水平高的國際化大都市。
“消費”是核心。集聚越多的優質消費資源,越能夠激活消費市場,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廣州有著社零總額連續超過30年位居全國前列的佳績,今年前7月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812.93億元,同比增長16.8%。全力打造消費升級的新高地,就要以更高的姿態講好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故事。
“中心”是關鍵。乘高鐵1小時可通達大灣區、3小時至相鄰省會城市;與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4小時航空交通圈”、與全球主要城市“12小時航空交通圈”,讓廣州與世界緊密相連。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不出國門就能“買賣全球”,廣州要形成全球消費者集聚和區域聯動發展的中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所長王微認為,消費城市是大都市或中心城市在經濟發展到較高水平后進行城市功能升級的必然選擇,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消費城市的高級形態。
(二)
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提法由來已久。
2016年,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旅游文化體育健康養老教育培訓等領域消費的意見》,拉開了我國積極培育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序幕。
2019年,商務部牽頭出臺的《關于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指導意見》指出,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是現代國際化大都市的核心功能之一,是消費資源的集聚地,更是一國乃至全球消費市場的制高點。
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服務構建新發展格局,以消費帶動經濟增長,變得比以往更加重要。我國“十四五”規劃綱要更是明確提出,全面促進消費,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