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為齊齊哈爾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2021-09-08 07:51:02 來源:黑龍江日報

甘南縣甘南鎮萬畝中草藥規模種植示范基地一望無際的大田里,關防風、赤芍、蒼術等中草藥生長旺盛。“甘南鎮土地氣候條件適合中藥材生長,比糧食種植優勢更大,規劃在5年內規模達到10萬畝,帶動周邊1萬戶種植。”甘南縣甘南鎮曉光村黨支部書記張玉豐,拔起一株長勢優良的關防風為記者介紹道,“今年關防風根系扎土很深,根系是藥材的主要部分,一定能賣出好價錢。”

甘南縣的藥材種植只是齊齊哈爾市打造嫩江流域高效生態農業強市特色種植的一小環。齊齊哈爾市生態環境優良,是世界公認的奶牛黃金養殖帶和玉米黃金生長帶,地處世界三大黑土帶之一的松嫩平原腹地,2016年成為省級生態市、全國首個地市級生態原產地產品保護示范區,耕地面積4125萬畝,糧食產能約占全省的1/5、全國的1/50,全市奶牛、肉牛飼養總量均占全省的1/5。

近年來,齊齊哈爾市大力發展食品加工產業,先后引進龍江阜豐、訥河鴻展、華瑞生物、益海嘉里等一批大型糧食深加工企業,現代畜牧業發展也飛速發展,飛鶴、牧原、東方希望、金鑼、首農等一批戰略性龍頭企業正在加速域內布局。在7月30日舉行的齊齊哈爾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上,審議通過《中共齊齊哈爾市委關于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 加快融入新發展格局 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實現新突破的決定》,再次為齊齊哈爾今后的農業發展注入新動能。

發展“兩大一小”產業 促進全面增收

拜泉縣豐產鄉平等村村民李景春的自家小園豐收在望,“我家一畝小園種豌豆之后還種植秋白菜,縣里對小園種植有補貼,一畝小園收入達到4000元,相當于十畝大田的收入。”李景春忙碌了小半年,喜上眉梢。

走進富拉爾基區長青鄉庫勒村,瓜果蔬菜滿園、綠色食品飄香……一個個農家小院、一個個庭院種植項目寄托著村民致富的希望。在小院經濟的運行過程中,庫勒村村委會對認領、種植、發貨、售后等環節統一協調組織,實行規范化管理。

由于小院果蔬純綠色無公害、品質好、信譽高,吸引越來越多的買家與小院對接。截至目前,對接農家小院數已達100個。小院經濟的蓬勃發展,為村民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每年每戶凈增收都有5000多元。如今,庫勒村村民乘勢而上,計劃在10年內把庫勒村打造成國家級“有機小院”示范村。

“要發展好第一產業,‘兩大一小’產業是促進全面增收的有效途徑,大規模種植業通過規模化、集約化、科技化的種植節約成本機制增效;大規模標準化綠色化養殖業可以形成集群規模,科學處理糞污等養殖環境問題;農家精細化小園種植,則是直接增加農民收益的切實舉措。”齊齊哈爾市農業農村局局長唐海波介紹,通過大力發展合作社、農業示范公司、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主體,加快土地流轉規模經營;全力推進“兩牛一豬”“一羊一禽”產業發展;大力發展小園經濟訂單化種植,給予適當鼓勵,這些舉措對農民增收具有決定作用。

推動“四個一體化” 壯大全產業鏈

在益海嘉里(富裕)現代農業產業園里,一座座標準工業廠房拔地而起,“整個產業園全部建成后,將成為加工糧食品種最全、產業鏈最長、現代化水平最高的世界單體最大糧食綜合加工項目。”副總經理崔慶輝介紹。

崔慶輝說:“自2018年6月28日益海嘉里(富裕)農業產業園項目正式奠基以來,園區布局基礎設施配套、玉米、小麥、大豆、甜菜、水稻、馬鈴薯、中央廚房8個板塊24個項目,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62億元,2021年計劃投資23億元。項目全部達產達效后,可實現年產值200億元,安置就業崗位萬余個,年新增稅收5億元以上。”

近年來,齊齊哈爾持續向農業現代化建設聚焦發力,圍繞重點產業、綠色有機食品基地、原料藥基地,以“糧頭食尾”“農頭工尾”為抓手,圍繞“糧—食”“糧—藥”“肉—食”“奶—乳”“四個一體化”全產業鏈發展,產業鏈逐漸壯大完善起來。

“依托大體量玉米、大豆初加工產品,全力推進訥河市生物技術與化學制藥產業園和富裕縣醫藥化工產業園區內的醫藥企業建設進程,著力打造國家原料藥集中生產基地和千億級醫藥產業集群。”唐海波介紹,“十四五”期間,要積極探索開展糧藥結合、林藥結合、果藥結合、藥藥結合等復合立體種植模式,打造適度規模化、集約化的道地藥材種植基地。

加大“黑土保護” 提升科技助農水平

省農科院畜牧所及8位博士組成專家團隊,日前來到齊波注冊成立的齊齊哈爾市拜泉縣盛世糧倉現代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就動物糞污混合秸稈輕簡化造肥、液態功能性生物有機肥等系列科技成果的轉化進行深入對接。齊波對記者說出自己的想法:“通過齊齊哈爾市科技局聯系到省農科院畜牧所的專家團隊,將這里大量難以消化的畜禽糞便和秸稈兩個難題合并解決,發酵生產生物有機肥,既能促進莊稼茁壯生長,又對黑土進行有效保護,還提升了企業的知名度和效益。”

據了解,為保護好黑土地,齊齊哈爾市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堅持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采取“長牙齒”的硬措施,堅決防止耕地“非農化”“非糧化”。同時,在克山縣成立了黑龍江省首家黑土保護院士工作站,引進中國工程院劉興土院士及專家團隊,通過技術服務、技術示范和新產品推廣應用,減少環境污染,切實保護黑土地,提高主要農作物的產量和品質。

“減去的是農藥化肥的使用,換來的卻是黑土地面積逐年擴大,齊齊哈爾市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面積達到1156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 31.2%,年加工綠色食品200多萬噸,實現銷售收入100多億元。” 唐海波對齊齊哈爾“黑土保護”信心十足。(記者 朱云峰)

關鍵詞: 農業農村現代化 齊齊哈爾 農業發展 耕地面積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