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征信市場再迎強勁“新生” 行業洗牌持續
2021-09-06 08:03:17 來源:北京商報
企業征信市場再迎強勁“新生”。9月5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僅在8月底,就有樸道征信、百度等機構獲得企業征信“入場券”。另據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包括廣東、重慶、青海、上海、河南等地,陸續有機構獲得央行企業征信備案或備案公示。在業內人士看來,有著強大股東背景的巨頭相繼入場,有利于規范金融數據的流動,后續,企業征信市場的洗牌將加速。
強勁“新生”
8月30日,央行營業管理部發布《關于對樸道征信有限公司企業征信機構備案的公示》。從基本情況來看,樸道征信是第二家獲批的全國性市場化個人征信機構,注冊資本10億元,主要股東及所持股份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持股35%;京東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持股25%;北京小米電子軟件技術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曠視科技有限公司,持股17.5%;北京聚信優享企業管理中心(有限合伙),持股5%。
此次備案公示,也意味著樸道征信成為繼百行征信后第二家同時獲得央行個人征信和企業征信牌照的征信機構。
對于此次企業征信布局,樸道征信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自成立以來,樸道征信快速打造征信服務能力,梳理優化相關數據產品,豐富合規產品供給,各項工作開局良好。
樸道征信進一步稱,當前,傳統信貸場景產生的信用信息已經無法滿足數字經濟時代的需要,必須引入借貸信息以外的征信數據,世界銀行把這些數據定義為“替代數據”。利用替代數據完善企業的信用狀況,是近年來興起的新趨勢,可以幫助中小微企業獲得信貸服務,更好地推動征信行業發展和普惠金融深化。
針對后續發展,樸道征信稱,“我們將緊密圍繞科技創新、鄉村振興、綠色低碳、數字經濟等國家發展戰略,重點關注和支持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幾個領域,提供征信產品和服務支持。如果金融機構有相關需求,樸道征信可以提供定制化的征信產品和特色服務”。
樸道征信這一業務拓展引發業內關注。蘇寧金融研究院金融科技研究中心主任孫揚評價稱,樸道征信背后有北京金控、京東、小米等巨頭,京東的電商商戶銷售數據、小米生態的智能硬件企業經營數據、北京金控歸集的北京區域內小微企業的政府數據,都將成為樸道征信的先發企業數據優勢,這對于樸道征信構建企業征信邏輯十分有用。
“不過,成立不久的樸道征信,多個股東之間的融合和合作具體如何,也仍待時間的檢驗。”孫揚說道。
除了多個巨頭持股的樸道征信外,百度也在8月底再現企業征信布局的新動作。
8月31日,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北京百度網訊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項對外投資,投資企業為愛企查(海南)征信有限公司,投資比例為100%。法定代表人為謝天,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人民幣,經營范圍包括企業征信業務;企業信用調查和評估;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等。
對于此次企業征信布局,百度方面回應北京商報記者稱,一切以公開信息為準。
公開信息顯示,百度在企業征信領域布局已有多年,在業內看來,作為互聯網流量的主要入口,百度在企業搜索指數和輿情掌握上,有著先發優勢;不過,百度也缺乏企業金融業務經驗,仍需要補充企業征信相關人才。
基礎設施存挑戰
除了8月底多個巨頭入局外,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今年來,包括廣東、重慶、青海、上海、河南等地區,陸續有機構獲得央行企業征信備案或備案公示。
作為新入局者,雖然出身背景不一,但后續業務都面臨挑戰。正如北京信用學會副會長劉新海指出,無論是樸道征信還是百度投資的企業征信公司,更多是數據經濟背景下的一個布局,盡管有其優勢,但面臨的挑戰也不少。
“從企業征信行業情況來看,目前大多機構在基礎設施、機制建設等方面存在挑戰,另外在模式創新、服務創新等方面也存在不少問題;此外在企業數據的流通開放和信息安全等方面,以及如何結合實體經濟的場景深入服務,也比較欠缺新的東西。”劉新海說道。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