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大巨頭業績下滑業績疲軟 調味品還是門好生意嗎?
2021-09-03 08:54:08 來源:中國商報
今年上半年,五大調味品巨頭中除了海天味業凈利潤保持微弱增長外,中炬高新、頤海國際、千禾味業、恒順醋業的凈利潤均有所下滑。調味品巨頭們的業績疲軟也令資本大佬們趕忙從調味品賽道撤退,調味品市場下半年還能火起來嗎?
五大調味品巨頭的生意都有些冷清
五大調味品巨頭的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調味品生意有些冷清。“醬油一哥”海天味業雖然是今年上半年唯一凈利潤增長的調味品上市企業,但是其經營活動現金流卻大幅下滑。根據財報,海天味業今年上半年凈利潤同比增長3.07%,公司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下滑83.85%。
和訊證券食品板塊一位分析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企業經營活動現金流主要用于銷售商品、宣傳推廣、經營性租賃、購買貨物、繳納稅款等,經營活動現金流凈額同比下滑意味著公司增加了大量的現金支出,而收入的速度并沒有跟上支出的速度。長期如此,公司需要注意盈利方面可能產生的問題。
成本、支出費用的增長幅度均大于收入,海天味業的收入同比增長約為6%,而營業成本、管理、財務、研發費用分別增長了13.12%、14.72%、34.56%、9.93%。海天味業表示,原材料、人工薪酬等款項增加導致相應的支出費用增加。盡管如此,海天味業的業績已是調味品賽道中的佼佼者。
中炬高新、頤海國際、千禾味業、恒順醋業的凈利潤均下滑。行業排名第二的中炬高新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下降,同比分別減少了9.34%、38.51%;海底撈的供應商頤海國際凈利潤同比下降12.1%;主打高端醬油的千禾味業凈利潤更是同比下跌近60%;主營食醋的恒順醋業上半年毛利率、凈利潤雙雙下滑,還未完成年度業績目標的一半。
在業內人士看來,今年調味品行業的不景氣或已成定局。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今年上半年,調味品企業整體業績均較為低迷,原材料成本上升是相關企業共同的壓力,頭部企業承受風險的能力肯定會更強一些。
巨頭面對原材料成本壓力和提價難題
面對業績下滑,五大巨頭均在財報中表示,因原材料上漲,企業面臨成本壓力。千禾味業表示由于原材料價格上漲等原因導致營業成本增加至5.12億元,同比增長27.39%;中炬高新則稱由于美味鮮、中炬精工等預付原材料采購款增加,預付款項達2167萬元,同比增加323.69%。
對調味品巨頭們來說,原材料成本壓力或還將持續。國家糧油信息中心發布糧油作物面積和產量預估,預計2021年大豆種植面積減少,我國2021年大豆產量將同比下滑6.1%至1840萬噸,種植面積預計同比下滑6.9%至920萬公頃。
是否對產品進行提價,對巨頭們來說是一道兩難的選擇題。若巨頭公開提價,或將引發調味品價格整體上漲。一位北京地區糧油批發市場分析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進入商超的產品早已提前商定好了價格,提價有一定困難。再者,若頭部品牌提價,則會產生連鎖反應,相關品牌的產品價格可能都會上漲。
今年5月,中炬高新相關負責人曾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公司只對餐飲渠道的部分產品進行了提價,對零售端的產品并沒有提價。海天味業及千禾味業則表示,今年無提價計劃。
調味品還是門好生意嗎
在今年上半年五大巨頭業績下滑的情況下,調味品還是門好生意嗎?
近日,有報道稱雙匯發展、龍大肉食均因肉制品業績不佳而面向調味品市場進行布局。為了進一步了解相關情況,中國商報記者致電這兩家公司。雙匯發展表示,公司一直有調味品業務上的布局,并未因業績不好而推出新計劃。龍大肉食則表示其并未有調味品產品的研發計劃。
另外,業內人士普遍認為,調味品行業下半年的發展情況如何,還要看龍頭企業的發展。東莞證券在研報中指出,下半年調味品行業的發展勢頭或取決于龍頭企業賺取凈利潤的方式。在原材料成本上行的背景下,行業中的公司可能通過提升產品結構或調整價格等方式來緩解利潤端的壓力,市場對于行業的提價預期也會有所提高。這樣調味品行業就有望進入新一輪的提價周期,整體盈利情況將有好轉。
當前,資本市場上的投資者或對調味品不再抱有熱情。海天味業財報一出,股價一路下跌。此前中炬高新、千禾味業也面臨同樣處境。中炬高新更是被張坤等明星基金經理減持。一位機構投資者在投資平臺上表示:“銷售端的入口流量碎片化,社區團購、線上超市等新形式興起,調味品過去的主要渠道就是通過經銷網絡抵達商超、農貿市場、大賣場等終端,目前這些傳統渠道正面臨流量流失的問題。營銷端的流量是更加碎片化,多媒體疊加多渠道,對調味品曾經的銷售網絡和價格體系也形成了沖擊。作為投資者,從僅有的信息看,不敢判斷調味品的下半年是否能上行,對行業也會保持觀望態度。”
中國調味品協會公開表示,今年上半年,調味品行業總體業績未達預期。但從長期來看,原材料價格目前已經基本穩定,并在上半年高點的基礎上有所下調;廣告宣傳費的超高投入并非行業常態,后續有望回歸正常水平;國家正在逐步規范社區團購行業,大量團購平臺開始逐步退出市場;經銷渠道雖然還在調整過程中,但優化后的渠道將更加穩定。不利因素消除后的行業有望回歸正常的增長軌道。(記者 馬嘉 文/圖)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