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從廣交會到會展之都 如何用好會展名片推動城市消費繁榮

2021-08-28 20:40:06 來源:南方日報

每年的4月和10月,全球客商關注中國,聚焦廣州。

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又稱“廣交會”。這場被視為“中國第一展”的展會攪動著全國進出口的一池春水:來自全球的數十萬采購商在此相聚,說著不同語言,擁有不同膚色,目的地都只有一個——廣州。

城市繁榮度是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基礎之一。從世界城市發展經驗來看,繁榮的城市是強大消費力的來源,更是創造高價值消費的重要支撐,令城市發展迸發出強大生命力。

2020年GDP總額超2.5萬億元,人均GDP突破2萬美元,達到高收入經濟體水平。疫情前,2019年接待游客2.45億人次,旅游業總收入4454億元,國際、國內企業和游客吸附力較強。中國消費者協會《2019年100個城市消費者滿意度測評報告》4個一線城市排名第二,11個華南區域城市排名第一……

以廣交會、財富全球論壇、中超、廣州馬拉松為代表的具有全國乃至全球知名度的重大會展、會議和活動,不僅是廣州融入全球化的生動實踐,更是強化城市繁榮度的直接體現。

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做強城市“人氣”,廣州當仁不讓。

從廣交會到會展之都

廣交會是故事的起點,那是1957年的春天。

“在1萬多平方米的展館里,塞滿了來自19個國家和地區的客商。”1956年秋,香港商人李歡收到了赴廣州參加中國出口商品展覽會的邀請函。他一路乘著蒸汽火車北上,首屆廣交會的盛況讓他目不暇接。

首屆廣交會展出面積為9600平方米,展示了1.09萬種商品,共實現出口成交1754萬美元。此后的64年,不論是特殊歷史時期還是受到疫情的影響,廣交會風雨無阻、從不間斷,成為我國對外貿易的“風向標”“晴雨表”。

從線下到云上,從中國到世界,非常時期的非常廣交會及相關會展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新動能、拓展新空間。

去年7月以來,廣州成功舉辦疫情后全球規模最大展建博會以及家博會、美博會,全球唯一如期舉辦的國際A級車展以及規模居全國首位的藥交會、廣州設計周、茶博會等知名品牌展會,極大地提振了行業發展信心。今年上半年,廣州舉辦經貿類展覽83場,展覽面積269萬平方米,分別是去年同期的7.5倍和20.7倍。

從會展產業的鏈動性來看,廣州一年兩屆廣交會,每屆20萬左右的客商云集,以及每年各類超大型展會如家具展、建博會、美博會、照明展等,動輒10萬以上客商,不斷刷新廣州吃住行、游購娛的消費峰值。

世界上許多城市因會展而興,從而成為世界名城,如德國的漢諾威、意大利的米蘭、法國巴黎等,都是通過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會展中心,形成跨產業、跨區域的信息流、資金流、物流、人流,鏈接著制造端和消費端,是城市“發動機”,其噴薄而出的消費動能,超出許多人的想象。

而據廣州市統計局、商務局對2019年第125屆廣交會交易來賓花費結構的分析,第125屆廣交會來賓在交通和住宿上的花費,比同年度廣州市游客平均花費分別高出16.2和14.9個百分點;參加廣交會的過夜來賓,人均停留天數、人均花費和人均每天花費指標,也分別比普通展會高34.9%、174.9%和103.8%。

去年6月,廣州國際防疫物資展覽會開展。這是全國首個國際防疫物資展覽會,也是疫情暴發以來全國一線城市舉辦的首個線下展會。“疫情防控不放松,展會從原先不到1萬平方米、展位數300個,增加到如今的3.6萬平方米、展位數達850個,展位仍一位難求。可見市場的反響熱烈。”廣州市貿促會有關負責人表示。

數據顯示,2020年廣州全市各類場館共舉辦展覽575場,居全國首位;展覽面積471萬平方米,居全國第二位,接待參展參觀人員525.22萬人次。如以疫情前2019年計,全年參展觀展則達1374.35萬人次。

在廣交會展館四期項目啟用后,廣交會展館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會展綜合體之一。從千年商都到會展之都,天下商賈熙熙攘攘,廣州仍是全球經濟活動繞不開的關鍵節點之一。

在世界舞臺發出廣州聲音

全球開放合作的思想火花在這里迸發。

去年10月,“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第二次來到這座城市,先后有來自世界各國近百位政治家、戰略家、企業家參會,已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發展戰略最具影響力的平臺之一。

當前全球疫情仍在持續演變,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我國日益走近世界舞臺中央,正需要更多窗口來廣泛宣介中國主張、中國智慧、中國方案。而從廣交會開始,廣州便與國際高端會議緊密結緣,成為讀懂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窗口之一。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僅11月,廣州就迎來了“世界跨境電子商務大會”“IFF第17屆全球年會”“世界城地組織廣州世界理事會會議”“CNBC全球科技大會”“讀懂中國”國際會議等多個重磅大會。

伴隨著新興會展城市的崛起,一線城市要鞏固地位不僅要強化專業辦展,更要抓好國際會議這一關鍵砝碼。

從展到會,不僅是廣州這座國家中心城市、大灣區區域發展核心引擎的格局顯現,也是城市搶抓未來機遇的雄心所在。

“這是一座充滿機遇的城市,是通向成功的橋梁。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讓廣州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大和重要。”在今年的廣州國際投資年會上,法國米其林集團全球副總裁、米其林中國區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偉書杰興奮地表示。

《財富》的腳步走過世界上的許多城市,但廣州卻成為唯一與《財富》雜志達成長期合作協議的城市;國際金融論壇(IFF)與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50多家國際和地區組織、200多位全球財經領袖保持了緊密的聯系,最終將永久會址落地廣州;今年的廣州投資年會首次在四大洲六座城市設置海外分會場,全球企業家熱議廣州機遇……廣州已初步形成高規格、寬領域、多形式的國際會議格局。

全球人流在這里交往密集,伴隨著人才的流動,其背后知識、技術、資本等要素也在加快集聚,從廣交會到《財富》全球論壇再到“讀懂中國”國際會議,廣州頻頻成為國際會議的“主場”,人氣旺盛帶來的是高端資源要素的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依托國際投資年會的牽線搭橋,米其林已經和廣汽集團、小鵬汽車等廣州汽車企業達成合作。

“我們共同成立了專門的研發團隊,開發量身訂制的高科技輪胎,助力小鵬和廣汽的汽車實現最佳的駕駛性能。憑借我們在國際上的網絡,還可以幫助合作伙伴進入海外市場。”偉書杰說。

賽事活動營造消費盛宴

4月20日晚,廣州天河體育中心,火神杯“從天而降”。

2021賽季中超聯賽以一種特有的“炫酷”方式在廣州拉開帷幕——載有火神杯的飛行器,從位于天河體育中心東門附近的網球場廣場起飛,飛躍天河體育場上空,落在體育場內場。當晚在滿眼的紅藍交織間,3萬球迷涌進了廣州天河體育中心,這是去年疫情暴發以來國內現場上座觀眾最多的一場體育賽事。

關鍵詞: 廣交會 會展之都 會展名片 城市消費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