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電梯隱患排查治理提升應急處置能力 預防和減少電梯事故發生
2021-08-18 20:37:45 來源:天津日報
為預防和減少電梯事故發生,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日前,天津市市場監督管理委員會轉發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關于加快電梯隱患排查治理提升應急處置能力和維保工作質量的通知》,針對進一步強化電梯安全保障工作提出具體要求。
強化責任落實。要結合本市實際,加快推進電梯制動器安全隱患專項排查治理。各電梯使用單位、維保單位要在全面開展排查的基礎上,嚴格按照電梯制造單位的技術要求實施現場整改,及時化解風險。各電梯生產廠家要按照《特種設備安全法》和總局相關文件要求,依法履行并堅決落實好質量安全主體責任、社會服務職責,為使用單位、維保單位提供必要的非導磁的松閘頂桿、專用拆解保養工具、技術作業指導書和免拆解鼓式制動器現場確認工作。各綜合機構要在開展定期檢驗工作時逐一查驗電磁鐵拆解保養以及松閘頂桿更換的視頻或照片等見證材料,確保檢驗工作質量。各區市場監管部門要加強組織協調,結合本地實際,對照轄區《電梯鼓式制動器專項排查治理匯總表》積極、扎實、穩妥推進全鼓式制動器松閘頂桿更換和清潔保養工作。
強化應急救援。各電梯使用單位、維保單位要把保護人民生命安全擺在首位,進一步提升電梯應急救援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實效性,堅決杜絕因救援措施不當產生的事故以及衍生的二次傷害。電梯使用單位組織開展年度電梯應急救援演練工作必須貼近實際,切實達到“以練養戰”“有急能應”的效果;必須做好人員值班,確保轎廂緊急報警裝置等設施完好、通訊暢通,一旦接到電梯困人通知,要及時安撫被困人員,第一時間組織救援。電梯維保單位必須做到“24小時應急救援電話”有效暢通,已在監察系統上綁定的一級維保單位在接到全市電梯應急處置平臺(236—96333)調度后必須立即趕赴現場實施救援,不得以“現在不在此開展維保”“路途遠,無法到達”等理由拒絕履行社會法定義務。在救援完成后,電梯維保單位須如實向全市“236—96333”應急平臺反饋故障產生的原因。
提升維保質量。要充分發揮大市場監管優勢,強化協同配合,推動全市電梯維保單位服務質量和信用評價規范地方標準完善、制定、發布工作。引導各維保單位積極參與以維保質量指標為基礎的自我承諾和第三方服務評價,發揮示范帶頭引領作用,切實提升全市整體維保質量。鼓勵、支持濱海新區等區市場監管局基于“按需維保+保險服務”的電梯安全監管新模式,推動全市電梯按需維保工作向廣、向深進行,不斷擴大按需維保工作的覆蓋面。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