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結構性存款環比下降4.89% 創下2017年6月以來新低

2021-08-11 17:06:03 來源:南京晨報/愛南京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截至今年6月末,中資全國性銀行結構性存款余額為6.04萬億元,環比下降4.89%,同比下降44.21%,創下2017年6月以來的新低。從結構上來看,大型銀行個人、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分別環比下降7.3%、6.21%,中小型銀行個人、單位結構性存款規模分別環比下降1.88%、4.27%。

6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相對于2020年4月頂峰時期共下降了50.24%。今年初,由于監管要求部分銀行壓降結構性存款規模告一段落,且時值銀行攬儲高峰期,1月份結構性存款規模小幅反彈,但2月份之后連續五個月下降,并且5月、6月規模均低于去年末水平。

專家分析,結構性存款規模有兩方面原因。首先,政策方面仍然在引導銀行結構性存款規模下降,從而推動銀行負債成本、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降;其次,銀行也在主動下調結構性存款量價水平,控制攬儲成本。

那么,收益方面如何呢?據統計分析,7月份新發行的人民幣結構性存款平均期限為121天,較上個月增長4天;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3.57%,環比下跌2BP(1BP=0.01),同比下跌18BP。根據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監測的數據,7月份到期的結構性存款共2028只,其中人民幣結構性存款1979只,平均到期收益率為3.38%,環比上漲10BP,同比下跌19BP。其中,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平均到期收益率分別為3.47%、3.19%。

記者了解到,6月21日存款利率報價方式調整之后,各大銀行紛紛調整普通定存及大額存單利率,很多銀行選擇將利率調整至新規的利率上限水平,不同銀行之間的利率差異收窄。

不過,存款利率新規對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沒有直接影響,近期銀行新發的結構性存款收益率波動不大,今年以來平均預期最高收益率大多在3.5%~3.7%之間。由于結構性存款規模受限,銀行無法通過結構性存款來拓展存款來源。整體來看,雖然長期存款利率下調、結構性存款規模下降有利于降低銀行負債成本,但是與此同時存款對儲戶吸引力減弱,銀行攬儲也將更難。(南京晨報/愛南京記者 仲敏)

關鍵詞: 結構性存款 環比下降 銀行攬儲 攬儲成本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