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快遞為何這么難?快遞選擇權應盡快回歸消費者手中
2021-08-02 17:34:09 來源:廣州日報
七部門近日發文再提“推動落實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相分離”。“快遞選擇權”引發關注。
自己選快遞,為什么這么難?分析人士表示,其根源在于背后的“包郵制度”,包郵導致了網購供應鏈成為電商平臺、網店商家和快遞公司三者之間的“平衡游戲”。資本的聯結、成本的談判、利益的妥協,快遞選擇權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博弈。特別是,商家降成本的需要與消費者對優質服務的需求,逐漸成為越來越難以調和的兩端。
從商家角度看,選用的快遞品牌越少,打包發貨的效率就越高,同時在規模效應下快遞單價也越低,這無疑是控制或降低成本的“優選項”。站在消費者角度,選購商品的一個重要標準是物美價廉,在電商快遞包郵模式下,多數消費者已經習慣于“一口價”的“到貨價”。將“商品價”與“快遞價”進行分開選擇、合并計費,首先要過消費者用戶習慣這一關。
放眼未來,在消費升級背景下,電商賣家的競爭將逐步轉向品質和體驗競爭,對快遞服務的個性化需求也會越來越迫切。選擇快遞服務,由商家說了算回歸由消費者說了算,也是回到消費規律的必然。如此看,為商品定價與快遞服務定價“解綁”,可以說勢在必行。
商家要看到,將快遞選擇權還給消費者是服務升級,是打造未來競爭力的重要內容。當下,電商平臺和商家不妨重構電商包郵模式,開放增值服務選項,從快遞品牌、服務品類、價格體系等方面,做大做優“選擇池”,讓消費者享有更大自主權。要讓消費者獲得更優網購體驗,享受更高質量、更多樣化的快遞服務,非一方之力所能達成。
但無論如何,期待快遞選擇權盡快回歸消費者手中。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