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各類環境違法行為引關注 湖北采用技術手段實施遠程“無感監管”

2021-07-28 13:33:35 來源:湖北日報

進入7月,時間過半,湖北省生態環境執法工作已基本實現“開局漂亮”。上半年,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促進經濟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我省生態環境執法隊伍發揮了重要作用。本期執法觀察帶您詳細了解我省上半年執法“成績單”,講述執法人員的辦案故事,敬請關注。

工業園內,雨水管里混流污水;村落廢舊廠房里,有人違規處置危險廢物……面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生態環境部門應怎樣高效執法?

近日,我省生態環境執法部門針對不同監管對象的兩例執法案例,為全省數百個工業園區開展環境整治和查處非法處置危險廢物提供了經驗借鑒。

案例一:雨水管里混流污水

工業園區企業環境違法

今年3月20日至26日,生態環境部執法局對老河口市科技產業園相關企業進行現場調查,發現園區內7家企業存在40個環境問題和19個環境違法線索,如通過雨水管滲排污水、未按規定貯存和利用危險廢物等。襄陽市生態環境局迅速成立工作專班,進駐老河口市,組織和指導環境問題整治。

5月22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在老河口市召開整改督導會議。會上,該局主要負責人對園區存在環境問題的企業負責人嚴肅批評教育,要求企業高度重視問題整改,深入排查環境風險隱患。次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督導專班進駐園區,對案件辦理、環境問題整改逐一核查、現場督辦。

6月8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工作專班對園區各企業環境問題整改進行了詳細核查,指導各企業進一步嚴格要求、提高質量,徹底落實整改。

截至目前,襄陽市生態環境部門對生態環境部交辦的19個環境違法行為線索已立案17件,經研究決定不予立案2件,實施環境行政處罰13件,40個環境問題已全部完成整改。同時,通過對老河口市科技產業園進行全面排查,新發現企業環境違法行為4個,立案4件,實施環境行政處罰4件。以上共計立案21件,實施環境行政處罰17件,處罰金額達到134.4萬元。

為加強園區環境執法、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襄陽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全市環境執法骨干對全市重點園區、重點行業、重點流域污染源開展強化檢查。襄陽市生態環境局襄城、老河口、棗陽分局將執法重心下沉,把辦公地由城區轉移到園區內,駐園區監管;宜城、高新分局加強節假日、雨天、夜間對園區企業巡查,對環境違法行為露頭就打;高新、襄城等分局采用微站、視頻、電能監控等技術手段,實施遠程、全天候“無感監管”。

截至目前,該市共檢查企業433家,發現存在環境問題企業279家,環境問題683個,涉嫌存在環境違法行為企業45家,相關問題及環境違法線索正在依法處理。

案例二:廢舊廠房非法處置危廢

當事人被判刑

今年4月22日,因非法煉鉛涉嫌污染環境犯罪,鐘祥市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以及相關法規規定,依法判處馮某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緩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一萬五千元。

據介紹,2019年9月,馮某在未辦理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租賃鐘祥市胡集鎮福泉村王集礦原水電廠場地,欲建煉鉛廠,租賃場內已放置有煉鉛設備,并采購有40余噸廢舊電瓶。

10月14日15時,馮某將煉鉛設備組裝調試,并進行試生產。10月15日9時,此事被群眾舉報。荊門市生態環境局鐘祥分局當即邀請鐘祥市公安局共同對馮某無證煉鉛廠進行查處,現場查扣非法提煉廢舊電瓶煉成的鉛19噸、鉛灰4.65噸、廢舊電瓶22.41噸。案發后,鐘祥市公安局環境保護大隊委托湖北金祥冶金股份有限公司對現場的危險廢物進行了無害化處理。

在本案查辦過程中,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充分做到了“四個及時”:一是固定證據及時,執法人員在接到群眾舉報后,意識到非法處置危險廢物的嚴重性和后果,立即聯系公安部門配合,開展現場勘察、鎖定違法現場;二是查封扣押及時,在查封扣押的過程中,原鐘祥市生態環境局胡集分局是先實施查封扣押措施,再辦理立案審批相關手續,有效避免涉案證據流失;三是移送案件及時,調查取證結束后,抓緊整理相關資料及證據,及時將案件材料移送公安部門,做到生態環境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工作的有效銜接;四是司法配合及時,生態環境執法人員多次配合公安部門赴外省、外地調查取證,在案件移送公安部門后,仍然全程參與案件調查,最大程度減少對環境的危害,達到了“處理一起,震懾一方”的作用。(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通訊員 吉海英 胡敏)

關鍵詞: 環境違法 技術手段 無感監管 環境整治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