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焦點新聞 > 正文

濟南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成功推出全省最大“農地入市”項目

2021-07-27 10:23:18 來源: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

7月26日上午,“全面小康奮進山東”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濟南專場舉行。記者從發布會上獲悉,濟南不斷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成功推出全省最大“農地入市”項目,蹚出了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新路子。

今年3月5日上午,商河縣殷巷鎮前蘆洼村東一宗工業用地以7025萬元成交,成為濟南市成交的第一宗農村集體經營性土地,走在了全省前列。此次“破冰”,兼顧集體、農民、企業多方利益,為激活農村土地資產,增加農民收入,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促進城鄉資源要素平等合理流動,為在濟南市其他區縣實施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經驗。

據悉,過去,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必須先被征收為國有建設用地后再出讓。對農民和村集體來說,一般只能拿到一次性征地補償。而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后,農民和村集體不但可以得到征地補償,還能享受到除去成本后的大部分收益,土地所有權也沒有改變。

首宗入市的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面積369.70畝,土地用途為工業用地,出讓年限50年,與國有工業用途的土地使用權出讓最高年限相同。解決了以往向村集體租地,變數多且風險大,也無法辦理土地權證,權屬證明不明晰等問題。競得人山東金沙河面業有限公司的委托人表示,此次競拍的地塊位于主干道附近,交通便利,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大有裨益。

現在,距離土地成交已過去4個月,新黃河記者了解到,目前該地塊上的金沙河面業生產基地項目正在夜以繼日地加緊施工中,預計8月底日產瓶裝水500噸的瓶裝水車間建成投產,10月份1號至5號廠房將全部完工,進入設備安裝階段。今年年底,日處理小麥3000噸的項目一期全面建成。實現“拿地即開工”“當年開工,當年建成投產”。

據悉,金沙河面業生產基地項目總投資15億元,總占地面積約700余畝,主要從事小麥倉儲、面粉加工、掛面生產線、生活飲用水生產等業務。項目分兩期建設,全部建成后日處理小麥6000噸、日產掛面1200噸、瓶裝水1000噸,年產值過40億元。(濟南時報·新黃河客戶端記者 楊璐)

關鍵詞: 農村產權 制度改革 農地入市 項目

本網站由 財經產業網 版權所有 粵ICP備18023326號-29
聯系我們:85 572 98@qq.com